奇书网

奇书网>从盛夏到深秋的文案 > 永诀的沉默(第1页)

永诀的沉默(第1页)

珞珈山的深秋,像打翻了一瓮陈年的胭脂与锈迹,浓烈而哀艳。

枫叶是灼烧般的红,梧桐叶是沉淀的金,榉树叶是干涸的褐,层层叠叠,毫无保留地铺满了蜿蜒曲折的上山小径,踩上去发出细碎而清晰的脆响,如同大地在低声吟唱着一年将尽的挽歌。

阳光变得稀薄而珍贵,透过日渐稀疏的枝叶,在地面上投下斑驳摇曳的光影,如同碎金般闪烁不定。

空气中弥漫着枯叶与湿润泥土混合的腐殖气息,微凉的风穿过林间,带来远处东湖的氤氲水汽,湿润而清冷,钻进衣领,激起一阵轻微的寒颤。

每走一步,脚下便传来枯叶碎裂的细响,那声音在寂静的山道上被无限放大,敲打在心头,应和着某种无声的焦虑。

沈知时的生日,就在这片浓烈到近乎悲壮的秋色里,悄然而至。

这是他来到鄂州的第三年,却依然无法完全适应这座城市秋天的那种既绚烂到极致又迅速归于萧索的矛盾美感。

那种美,太过盛大,太过决绝,像是一场精心策划、不容拒绝的盛大告别,让人在赞叹之余,心生惘然。

前两年那束不期而遇、灿烂夺目的金合欢,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表面的涟漪虽已归于平静,水底却早已暗流汹涌,从未止息。

那座沉默如谜、屹立在他书桌中心的太和殿模型、那张仅印着"祝好"的冰冷卡片、连同好友林叙那张在记忆中被反复描摹、染上复杂釉彩的沉静面容,都成了沈知时心底无法磨蚀的深刻刻痕。

时间非但没有冲淡这些印记,反而像最耐心也最残酷的工匠,一刀一刀,将它们雕刻得愈发清晰、立体,甚至时常在他专注于枯燥公式的间隙,突兀地闯入脑海。

他不再如最初那般草木皆兵、近乎偏执地在所有过往细节中搜寻线索,但那潜藏的、被理智强行按压下去的期待与隐秘的疑虑,却如蛰伏的藤蔓,在生日钟声日益临近时,悄然钻破心防,无声地缠绕滋长。

这是一种很奇怪的感觉,既隐隐期待某种宿命般的重复惊喜,再次验证那份沉默关注的存在,又无端恐惧那惊喜背后所隐藏的、他尚未完全理解的、令人不安的深意。

傍晚时分,夕阳如同一个巨大的、即将燃尽的火球,挣扎着悬在珞珈山西侧的山脊线上,将天际染成一片壮丽而凄婉的金红。

云彩被点燃,如同熔化的琉璃与金属,在天幕之上肆意流淌。

光线变得极度柔和而倾斜,将树木和建筑物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扭曲变形,仿佛要将白昼最后一点残存的温暖也毫不留情地拖入即将到来的黑暗。

空气里弥漫着草木焚烧般的干燥气息,混杂着落叶腐败前释放的最后一丝甜腻。

这是一种属于秋日的独特气味,既让人感到一种奇异的温暖,又带着说不出的凄凉况味。

远处隐约传来学生们的笑语与喧闹,模糊而遥远,像是隔着一层厚厚的毛玻璃,与沈知时此刻独自徘徊的心境格格不入,恍若两个世界。

沈知时婉拒了室友们热情洋溢的聚餐提议,只含糊地说想一个人静静。

他裹着一件洗得发白、袖口有些磨损的牛仔外套,拉链并未拉到头,独自一人,漫无目的地晃荡在通往信息学部图书馆后方那条人迹罕至的林荫道上。

外套的领子无意识地竖起,试图遮挡着微凉的秋风,却丝毫挡不住心底那份莫名滋长、无处安放的躁动与期盼。

路旁高大的悬铃木枝桠虬结,如同老人手臂般伸向天空,筛下斑驳陆离、晃动不休的光影,将他同样孤独的身影切割得支离破碎。

他的脚步放得很慢,很轻,仿佛怕惊扰了这份黄昏的静谧,又仿佛在某种无形力量的牵引下,被动地等待着什么。

目光看似漫无目的地扫过路旁枯黄的草尖、斑驳的树皮,却又像是在锐利地搜寻着某种特定的、熟悉的痕迹。

他并非刻意等待什么,只是这深秋黄昏的绝对寂静和内心喧嚣的浪潮形成了巨大反差,让他无处可逃,只能被裹挟其中。

或者说,潜意识里,他像一只被无形丝线牵引的风筝,既渴望看到那抹熟悉的、灼目的金黄再次划破渐暗的心空,带来一丝确定的暖意。

又无端恐惧那金黄背后,依旧是深不见底的、令人困惑的沉默谜渊,以及可能随之而来的、更复杂的情绪。

就在他心不在焉地绕过一棵虬枝盘错、树皮粗糙的老梧桐,粗糙的纹理无意间硌过他微凉的手背,带来一丝细微刺痛的瞬间——眼角的余光猛地被前方图书馆侧门那排智能快递柜旁的一个身影死死攫住了!

时间,在那一刹那被冻结成坚硬的冰。

那个背影——清癯得过分,甚至透出几分单薄,裹在一件明显宽大了几分的、毫无logo的深灰色连帽卫衣里,肥大的兜帽严严实实地罩住了整个头颅,只露出一段苍白瘦削、线条紧绷的后颈。

肩胛骨的轮廓在薄薄的、廉价的衣料下清晰可见,微微弓着,带着一种沈知时无比熟悉的、属于长期伏案绘图者的僵硬与疲惫的紧绷感。

他正极其小心地、近乎笨拙地将一大捧灿烂到几乎刺眼的金合欢花束,如同安放一件稀世珍宝、或是处置某种危险品般,轻轻推入快递柜冰冷的金属格口。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