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雅茹眼中赞赏更盛:"真是了不起!北清一直都是几个孩子里,最让人省心的孩子。"
她说着,目光不经意地扫过身边的沈知时,那目光里带着比较后的轻微叹息,虽然无声,却重重落在沈知时心上。
沈明远点点头,表示赞同:"北清的水平,辅导高考肯定是绰绰有余。"
他看向苏北清的目光带着明显的欣赏,随即又转向沈知时,那目光便沉了几分,语气也严肃起来,"知时,这次期末考得怎么样?我刚才在车上问,他说还行。具体呢?排名估摸能稳住吗?"
终究还是来了。沈知时握着筷子的手紧了紧,胃部隐隐不适。"成绩还没出来。。。。。。数学最后大题有点难,时间不太够。"他重复着车上的话,声音干涩。
"叔叔您就放心吧,"顾淮南忍不住插话,语气带着对好友的维护,"那次知时不是第一啊?"他说得理所当然,试图用轻松的语气化解逐渐凝重的气氛。
"时间不够不是理由,"沈明远的声音不高,却让桌上的气氛微微凝滞,"高三了,效率和方法都要跟上。你的寒假学习计划要做得更扎实,查漏补缺,不能有丝毫松懈。"沈知时感到脸上有些发烫,他低下头:"嗯,我知道。"
周雅茹看着儿子低垂的脑袋,心里有些软,但更多的是焦虑,她忍不住补充道:"是啊,寒假是关键冲刺期,一定得规划好。知时,回头把你的计划给我和你爸爸看看,我们帮你把把关。"
这种无微不至的"把关",像一张细密的网,缠绕得他快要喘不过气。沈知时沉默着点头,食不知味。
餐桌上出现了短暂的安静,只有细微的咀嚼声和碗筷轻碰的声音。这安静显得格外漫长而压抑。
"咳,"顾孝文率先打破了沉默,脸上挂着和事佬的笑容,声音洪亮而温暖,"明远,雅茹,你们啊,就是太紧张了。孩子们学习已经够辛苦的了,一次考试说明不了啥。知时这孩子多稳当,我心里有数,肯定是没问题的!"
他说着,还朝沈知时鼓励地笑了笑。
徐元芝立刻接过话头,语气温柔而体贴,目光关切地落在沈知时身上:"就是,你看知时这脸色,最近肯定是熬坏了。学习要紧,身体更要紧啊。依我看,寒假就该适当放松一下,弦老是绷得太紧也不好。"
她说着,略带嗔怪地看了一眼沈明远和周雅茹,"你们夫妻俩也是,别给孩子太大压力。我跟你们说啊,前面6栋家小孩,就被逼着抑郁症了,上次差点在家自杀,救护车都来了,孩子健健康康的最重要。"
“不会的,他阳光着呢,我们也没有给他多大压力。”
沈知时在听到抑郁症的时候,不自觉的抖了一下。
苏启明也微笑着开口,语气儒雅持重:"明远,孩子的学习主动性很重要。知时一向自觉,你们不必过度忧心。现在的高考模式和我们那时不同,更注重综合能力和心态。"
他说话总带着一种令人信服的力量。
赵锦娴点头附和自家丈夫,语气爽利却也不失关怀:"没错。咱们做家长的,做好后勤保障就行,专业的学习问题,还是要相信孩子和老师。再说了,"她笑着看向苏北清和顾淮南,"这不是还有北清能稍微帮衬一下弟弟们嘛。"
大人们你一言我一语,轻松熟稔的劝解像一阵温和的风,稍稍吹散了笼罩在沈知时头顶的低气压。
虽然知道这些话未必能真正改变父母的想法,但这份维护之意依然让他紧绷的后背不易察觉地放松了一点点。
就在这时,在这股缓和下来的气氛中,苏北清用餐巾擦了擦嘴角,他的动作轻缓而优雅,目光温和地看向沈明远和周雅茹,声音清晰而平静地开口:"沈叔叔,周阿姨,如果你们放心的话,寒假可以让知时过来,和南南一起学习。"
他顿了顿,在众人略显惊讶的目光中,继续不急不缓地说道,逻辑清晰,语气真诚:"我正好要帮南南系统梳理一轮知识点,多一个人也能互相督促,学习氛围会更好一些。而且,"他看向沈知时,眼神温和而笃定,"有些解题思路和技巧,或许我们可以一起探讨一下,可能会比一个人埋头苦想效率高些。家里的书房也安静,资料都齐全。"
话音落下,餐桌上安静了一瞬。
沈知时愕然地看向苏北清。他完全没想到苏北清会突然提出这个建议。
他看到顾淮南也愣了一下,随即眼睛一亮,立刻放下筷子附和道:"对啊对啊!沈叔周姨,让知时过来吧!我一个人被我哥盯着压力山大,多个人陪我一起受。。。。。。呃,一起学习多好!我哥讲题可比我爸讲的明白多了!"他语气夸张,带着少年人特有的搞怪,逗得大人们都笑了起来,瞬间冲淡了刚才那点微妙的紧张和压抑。
顾孝文率先表示支持,语气热情:"这个主意好!我看非常好!家里学习地方够大,孩子们在一起有个伴,比一个人关在屋里死啃书本强多了!明远,雅茹,你们看呢?就让知时过来吧,吃饭什么的都方便,一只羊也是放两只羊也是放,我们都更省心。"
他这话说得极其漂亮,既全了沈家父母的面子,又表达了真诚的邀请。
徐元芝也连连点头,眼神温暖地看向沈知时:"是啊,知时过来一起学,我也好多个人照顾,给你们炖点补脑的汤水,你看看这孩子脸色,肯定是最近累着了。"
周雅茹明显意动了。
她知道儿子压力大,也隐约能感觉到他近来的沉闷和不快乐,或许换个环境,有同龄人尤其是苏北清这样的榜样在身边,确实是好事。她看向丈夫,眼神里带着询问。
沈明远沉吟了片刻,目光在苏北清沉着稳重的脸上停留了一会儿,又扫过沈知时低垂的眉眼。他固然希望儿子得到最好的辅导,但也顾虑是否会打扰顾苏两家,以及。。。。。。沈知时会不会因此分散精力。
苏北清像是看出了他的顾虑,适时补充道:"沈叔叔您放心,学习计划和进度我会把握好,主要是知识点梳理和疑难解答,不会影响他们自主复习的时间。而且南南和知时互相也能切磋督促。"
这话说到了沈明远的心坎上。效率、计划、把握,这些都是他看重的。苏北清的成熟稳重让他非常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