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黎明,总是姗姗来迟,像是被寒冷凝滞了时间,久久不肯揭开那层灰蓝色的薄纱。晨雾笼罩着锡城一中的校园,将高三教学楼包裹在一片朦胧之中。然而,对于市一中学高三(十一)班的学子而言,这个清晨的到来,却带着一种近乎残酷的确定性。
早在考试前一周,那种山雨欲来的紧张气氛就已悄然弥漫。课间不再有人追逐打闹,走廊里聚在一起聊天的身影也稀少了许多,取而代之的是随处可见的、捧着复习资料或蜷在座位上争分补秒的身影。空气里漂浮着无声的焦虑,像一层透明的薄膜,包裹着每一个人。偶尔传来一声长叹,或是笔尖狠狠划过草稿纸的沙沙声,都显得格外清晰。
"都抬起头来,最后再说几句。"
班主任陈老师的声音在略显嘈杂的早读课上响起,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和前所未有的郑重。粉笔灰沾在他深色的西装袖口,像是时光不经意间落下的印记。
教室里瞬间安静下来,所有目光都聚焦在前方。陈老师扶了扶眼镜,目光扫过台下每一张年轻却掩不住紧张的面孔。
"手里的书先放一放。我知道大家都很累,准备了很久,也焦虑了很久。"他顿了顿,声音低沉却清晰,"但今天的考试,它不仅仅是一次模拟,更是一次定位。你们都知道,我们省,还有另外七个省,三百三十四万人,今天同时走进考场。"
他拿起一根粉笔,转身在黑板上重重写下"八省联考"四个字,粉笔与黑板摩擦发出刺耳的声响。
"都知道的这是第一届新高考的适应性考试,语数外教育部统一命题,其他科目省内自主命题。没有往年真题可以参考,没有明确的难度标尺可以衡量。它的意义就在于适应和定位。"陈老师的语气愈发严肃,"你们要适应新高考的题型、节奏、风格,更要通过这次考试,看清自己在全省,甚至在这八个省的大池子里,究竟处于什么位置。这直接关系到你们后续的复习策略、志愿填报,乃至最终的高考信心。"
教室里落针可闻,只有窗外呼啸而过的寒风声隐约可闻。有人不自觉地吞咽着口水,有人下意识地捏紧了手中的笔。
"我知道你们很焦虑,"陈老师的语气缓和了一些,带着一种理解的沉重,"网上说什么的都有,说这次是地狱难度,是劝退考。但焦虑解决不了问题,现在,你们需要的是冷静和专注。"
坐在后排的徐磊忍不住小声嘟囔了一句:"能不焦虑吗老师。。。。。。听说数学是葛军大爷的徒弟出的题?"话音虽低,却在寂静的教室里引起一阵细微的骚动和几声压抑的苦笑。
陈老师没有直接回答,目光沉静地扫过全班:"不管命题人是谁,你要相信,你难别人也难。比拼的不是谁都能做出压轴题,而是谁的基础更扎实,谁的应变能力更强,谁的心态更稳定。"
他的手指轻轻敲击讲台,发出笃笃的轻响。"记住,这是一场预演,暴露问题比掩盖问题更有价值。把这次考试当成一次真正的高考去对待,但不要让它决定你最终的高考心情。"
他停顿了一下,深吸一口气,声音忽然变得格外有力:"同学们,别忘了你们是谁!你们是一中的学生,是锡城的尖子,更是全省的佼佼者!去年全省数学竞赛前十名我们班占了三个,物理竞赛前二十名我们有五个。锡城的教育水平在全省是前列,我们在锡城前列,在八省里我们的教育水平也是前列。"
"不要想那么多,人再多,你们的竞争对手是省内三十五万左右的考生。我相信,经过这么长时间的系统训练,你们完全有能力应对这场挑战!"
老师的讲话结束了,但那种沉甸甸的压力感并未消散,反而更加具体地压在了每个人的心头上。早读课结束的铃声响起,却没有人立刻起身。
"三百三十四万。。。。。。这排名得卷成什么样子啊?"阿瑶抱着头,声音里带着哭腔对她的同桌说。
"别想了,越想越慌。排名不也是省内排吗?"燕嘉月拍了拍她的背,自己的脸色却也发白,"我现在就怕物理,本来就不是强项,要是再出新模型,我直接原地爆炸。"
"对啊,我们自己出卷子,"沈子骏推了推眼镜,眉头紧锁,"感觉有点悬乎,不好把握啊。"
"何止悬乎,根本就是玄学!"徐磊接话,"还有那作文,万一出个什么新时代青年与未来规划,我得当场写一篇我的躺平人生。"试图开玩笑的语气,却掩不住底色的紧张。
"不过陈老师说得对,我们是一中的,再怎么难,也不会输给其他省的人。"
沈知时沉默地收拾着笔袋,指尖轻轻抚过准考证上自己的照片。周围的议论声像潮水一样涌来,那些关于难度、排名、未知题型的猜测和恐惧,他并非没有。
他甚至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己的心跳比平时更快一些,一种微凉的紧张感从指尖蔓延开。他下意识地抬眼,望向斜前方那个依旧沉静的座位。
林叙已经收拾好东西,正拿出那本边缘磨损的笔记本,垂眸看着,纤长的睫毛在晨光中投下淡淡的阴影。仿佛外界的喧嚣与焦虑都与他隔着一层无形的屏障。
那份专注的平静,像一块投入沸水中的冰,让沈知时躁动的心绪奇异地冷却了几分。他注意到林叙左手无意识地转着一支铅笔,那是他思考时特有的小动作。
他深吸一口气,试图将老师的话和周围的焦虑都沉淀下去。是的,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是一次在迷雾中的航行。但无论如何,他必须踏上这场航行。
。。。。。。
清晨六点半,天色仍未完全苏醒,远处的建筑物在雾霭中只剩下模糊的轮廓,像是被水浸过的水墨画,边缘模糊,意境却深。
唯有高三教学楼,早已灯火通明,每一个窗口都透出坚决的光,整栋建筑仿佛一艘在晨雾中提前启航的巨轮,沉默而坚定地驶向一个未知的远方。
那灯光,不是温暖,而是一种冷冽的明亮,照得人心里发慌,却也莫名地踏实。
走廊里,脚步声匆忙却又克制,像是怕惊扰了什么。低语声、背诵声、拉链开合声、书页翻动声。。。。。。所有这些声音都被压得很低,却反而显得更加清晰。
空气里弥漫着浓郁的咖啡香、油墨印刷品的独特气味,以及一种比以往更浓重的、几乎令人窒息的紧绷感。老师的话语和同学们的焦虑仿佛化为了实质,混杂在空气中,那根看不见的弦,已然绷紧到了极致。
今天是2021年1月23日,首届八省联考的日子。
教室黑板上方,"距高考还有134天"的倒计时数字被临时擦去,取而代之的是用白色粉笔精心写就的考场号与座位号。那数字写得极工整,一笔一划,像是刻上去的。
窗玻璃上结着一层薄薄的霜花,晶莹剔透,将窗外尚未苏醒的世界温柔地隔离开来。此时此刻,仿佛整个天地间只剩下这一场即将到来的、至关重要的考验。
沈知时坐在靠窗的座位上,指尖无意识地转动着那支他最常用的黑色水笔。笔身已经被磨得有些发亮,握在指间有一种熟悉的踏实感。
桌角贴着的准考证信息表明他被分到了这个自己再熟悉不过的教室,这让他多少松了口气。他面前摊开着最后一份错题集,目光却不由自主地投向窗外——天际正由深邃的靛蓝缓缓转向柔和的鱼肚白,一如他此刻混杂着些许茫然与决然的复杂心绪。
"还好吗?"一个清淡的声音从旁边传来。
沈知时转头,看见林叙不知何时已经坐到了他斜前方的位置,正微微侧头看他。镜片后的眼眸平静如常,却似乎比平时多了一分不易察觉的关切。
"还好,"沈知时勉强笑了笑,"就是有点。。。。。。没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