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盛唐神医驸马免费阅读 > 医馆客流增苏景欣慰传经验(第1页)

医馆客流增苏景欣慰传经验(第1页)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刚刚越过仁心堂的院墙,医馆的门便被轻轻推开。林薇背着药篮从后院走来,正准备整理昨日晒好的草药,却见一位提着竹篮的老妇人站在堂中,局促地搓着双手。

“姑娘,请问苏大夫在吗?”老妇人声音略带沙哑,眼角透着疲惫,“我家老头子咳了好几天,听邻居说这儿有能治咳嗽的食疗方,还能开便宜的药,就想来试试。”

林薇连忙上前搀扶老妇人坐下,微笑着回应:“大娘您别急,师父马上就来。您先喝碗热水,慢慢说老爷子的症状。”她转身从灶房端来热水,又拿出纸笔,仔细记录老妇人描述的病情——夜间咳嗽加重、痰多色白、遇冷易喘,正是风寒犯肺的典型症状。

说话间,苏景提着药箱从里屋走出,春桃也抱着一摞整理好的食疗方宣传单跟在后面。看到堂中等待的老妇人,苏景立刻上前诊脉,手指搭在老妇人手腕上片刻,又询问了几句细节,随后对林薇说道:“你昨日整理的百合梨粥方正好适用,再搭配一副通宣理肺的药方,内外调理,效果会更好。”

林薇点头应下,转身去药柜抓药。春桃则将一张食疗方宣传单递给老妇人,耐心讲解:“大娘,您看这上面写着,百合梨粥要选新鲜的梨,去核后和百合、小米一起煮,煮到粥变稠就能吃了,每天早晚各一碗,对咳嗽很有帮助。”

老妇人接过宣传单,小心翼翼地折好放进怀里,连连道谢:“真是太谢谢你们了,之前去别的医馆,光抓药就要几十文,这儿不仅药便宜,还教我们怎么用食物治病,真是仁心仁术啊!”

这样的场景,从清晨一直延续至午时。医馆的长条凳上挤满了等候的病患,有怀抱孩子的妇人、拄着拐杖的老人,还有身着短褐的农夫。春桃忙碌地分发食疗方宣传单、维持秩序,林薇则在药柜与诊桌间穿梭,抓药、煎药、解答病患关于食疗的疑问。苏景则专注地为病患诊脉开方,偶尔抬头望向忙碌的林薇,眼中流露出欣慰之情。

“林薇姐,这是今天的第十三位病患了,比昨天多了五位呢!”春桃趁着递热水的空隙,凑到林薇身边低声说道,额头上沁出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幸好咱们提前整理了食疗方宣传单,不然光解释做法就要费不少功夫。”

林薇抹了抹手上的药粉,笑着点头:“是啊,之前没想到食疗方会这么受欢迎。不过咱们也要注意,每个病患的体质不同,不能只推荐食疗方,还要结合师父的诊断,这样才能确保效果。”她话音刚落,便见一位病患拿着宣传单皱着眉头,连忙走过去询问:“大哥,您是对食疗方有什么疑问吗?”

那位病患是个年轻的铁匠,手臂上还带着未愈合的烫伤,他指着宣传单上的“冰糖炖梨”问道:“姑娘,我娘有糖尿病,不能吃甜的,这冰糖炖梨是不是就不能吃了?有没有别的方法能治咳嗽?”

林薇心中一动,想起现代针对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调整方法,连忙说道:“大哥您别担心,要是不能放冰糖,可以用少量川贝和梨一起煮水喝,川贝能润肺止咳,梨能生津润燥,不加糖也有效果。另外,还可以用白萝卜煮水,白萝卜性温,能理气化痰,也适合老人家喝。”

铁匠闻言,脸上露出惊喜的笑容:“太好了!我还以为没有办法了呢,多谢姑娘!”

苏景正好诊完一位病患,听到两人的对话,对林薇说道:“你这个调整很到位。食疗的关键在于‘辨证施食’,不能一成不变,要根据病患的体质、病情灵活调整,这和开药方是一个道理。”他示意林薇坐到诊桌旁,又对等候的病患说道:“大家稍等片刻,我和林姑娘交代几句,马上就继续诊脉。”

待病患们纷纷点头,苏景从抽屉里拿出一本泛黄的医书,翻开其中一页递给林薇:“你看这上面记载的‘食治篇’,里面提到‘病在肺者,宜食辛甘苦之物;病在脾者,宜食甘温之物’,与你之前提到的食疗理念不谋而合。不过,古代的食疗方大多较为简略,你可以结合现代知识,详细记录每种食材的功效、适用人群及禁忌,这样不仅我们使用方便,病患也能更清晰地了解。”

林薇接过医书,仔细翻看“食治篇”,只见上面用毛笔写着密密麻麻的小字,记录了各种病症对应的食疗方法,如用莲子、芡实煮粥治疗脾虚腹泻,用生姜、葱白煮水治疗风寒感冒。她心中一喜,说道:“师父,我之前整理的食疗方大多针对常见病症,若能结合这上面的记载,补充一些针对慢性病、疑难杂症的食疗方,就更全面了。”

“你能这么想很好,”苏景欣慰地笑了,“学医最重要的是融会贯通,不能局限于一种方法、一种理念。你来自异世,掌握着我们没有的医学知识,这是你的优势,但也不能忽视古代医学的精华。只有将古今知识结合起来,才能不断提升医术,更好地为病患服务。”他顿了顿,又说道:“我年轻时曾游历过许多地方,见过不少民间食疗方,比如用艾草煮鸡蛋治疗痛经,用核桃、芝麻煮粥治疗肾虚腰痛,这些都很实用。以后我慢慢讲给你听,你把它们整理下来,补充到食疗方里。”

林薇连忙点头,将医书小心地收好:“多谢师父!我一定会好好整理,不辜负您的期望。”

这时,春桃端着两碗热气腾腾的小米粥走过来,说道:“师父,林薇姐,你们忙了一上午,快喝点粥歇歇吧。张婶特意多放了些山药,说能补脾胃。”

苏景和林薇接过粥碗,刚喝了一口,就见医馆的门被推开,赵虎扛着一捆草药走了进来,脸上带着憨厚的笑容:“苏大夫,林姑娘,我昨天在青龙山采了些柴胡和金银花,想着你们医馆病患多,药材可能不够用,就送过来了。”

林薇连忙放下粥碗,上前接过草药:“赵大哥,真是太谢谢你了!最近病患确实多,柴胡和金银花都快用完了,你这真是雪中送炭。”

赵虎挠了挠头,笑着说道:“客气啥,之前我娘生病,多亏了您和苏大夫的悉心治疗。这些草药都是我自己采的,不值什么钱,你们要是还需要,我下次再去采。”

苏景也走过来,拍了拍赵虎的肩膀:“赵兄弟,你的心意我们心领了。这些草药你要是不嫌弃,就按市场价算钱,咱们不能让你白辛苦。”

赵虎连忙摆手:“苏大夫,您这就见外了!我娘常说,仁心堂是咱们老百姓的医馆,收费公道,医术精湛,能为你们做点事,我心里高兴。”他顿了顿,又说道:“对了,我听说最近城里有不少病患都来你们这儿看病,你们要是忙不过来,我可以让村里的猎户帮忙采些草药,都是常见的,比如蒲公英、车前草、艾草之类的。”

苏景心中一暖,说道:“那真是太好了!要是有猎户们帮忙,咱们就能省不少时间和精力。这样吧,你回去和村里的猎户说,要是他们愿意采草药,咱们就按市场价收购,绝不亏待他们。”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