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太后入宫早,得先帝宠爱,一朝有孕,被妃子陷害落红流产,自此再不能生育。谢太后悲痛欲绝,郁郁寡欢,后来先帝将皇帝这个丧了母亲的皇子过继给了谢太后。
抚养十几年,皇帝于争权夺位中登上大宝之位,封养母谢氏为太后,对谢家多有厚待。
皇帝唠家常一般,有几分对家中长辈固执的苦恼,接着道:“太后近些日醉心于佛法,丞相夫人若是得空,不妨入宫陪伴,与太后说说话,解解闷。”
皇帝笑了笑:还有灵徽那丫头,天真烂漫,活泼机敏,每每能惹得一室欢颜。可将她一并带来,与公主皇子一同玩乐,也是承欢膝下的美事。”
秦挽知看了谢清匀一眼,立时敛衽微微欠身,神色恭谨温婉,声音柔和,不卑不亢:“是,臣妇必谨遵旨意,择吉日入宫侍奉太后左右。小女灵徽童稚无知,若其稚拙之态能博太后凤颜一展,或能与皇子公主们相伴嬉游,则是再荣幸不过。”
坐在一旁的皇后含笑:“你若空暇无事,也可顺道来长秋宫,与本宫闲谈解闷。”
秦挽知颔首称是,垂下了眼,看着眼前换了容颜的皇后,再听这话,心里多少有些不是滋味。
从前秦挽知看望过太后,常常会去长秋宫陪皇后娘娘坐一坐,与皇后娘娘关系颇好。然而彼时的皇后自请废后,已过世多年,眼下的是皇帝的第二任皇后。
皇帝闻声不言,轻呷一口茶,良久语带调侃道:“今日国子监休假,怎不见你家二子?朕记得仲麟的公子也是极好,颇有凤麟之姿,才学品行直追其父啊。”
谢清匀谦笑,“两个孩子正值贪玩的年纪,到了马场也如那脱缰的野马,溜烟儿找不到人,不知跑何处去了。”
这厢,内侍请命是否鸣号,开始骑射比赛。
皇帝立于栏前,抬了抬手,霎时号角声起,骏马如离弦之箭冲出围栏。
帝后同观,秦挽知与谢清匀便退了下去。
比赛分为骑射和赛马两场。骑射乃射中地面上的靶子分数多者胜,赛马则要去后山山顶敲响锣声,再返回场内敲锣,最快者取胜。
哥哥家的儿子,林夫人的次子都参与了骑射,观阅台视角极佳,秦挽知扫视了眼,看到凉亭里熟悉的身影。
一男一女,正是谢维胥和韩幸。两人从前就认识,只是见的少罢了,重新说起话来应当容易。
“韩幸这孩子应当看不上谢维胥。”谢清匀目力向来好,看到亭子里两人,到这时来了一句。
秦挽知默了许久,到下尽了阶梯,两人不那么挤着挨着,颇为认真地道:“如不是两情相合,定然不能勉强。”
她没有抬眼看他,目视前方脚下,继续往前走着,没有注意到谢清匀脚步几不可察地慢了两息,下一瞬恢复如初。
二人寻到了谢鹤言和谢灵徽,一家四口在后方看台看比赛。谢灵徽叽叽喳喳的最是多话,谢鹤言看到某个动作或失误时偶尔向谢清匀求教,这时谢灵徽就闭上嘴巴,凑去脑袋听得认真。
秦挽知看着三个脑袋挨在一起,有时会齐齐向她看来,只觉得胸腔甜蜜又酸胀。
谢鹤言和谢灵徽两人看完了骑射比赛,赛马时俱都跃跃欲试,牵着马意图去林子里跑上一场。
尤其是谢灵徽简直像鱼入了水,迫不及待换了骑装,牵着她宝贝的小白马,马蹄原地踏着,和谢灵徽一般无二的着急,眼睛巴巴望着谢清匀和秦挽知。
秦挽知道:“鹤言,你随灵徽一起去可以么?”
谢鹤言翻身上马:“是,阿娘。”
“太好了!哥哥,我们快些走!”
谢清匀指派两个侍卫跟随,没进山林后,与秦挽知欣慰道:“下一年鹤言就能去比赛了。”
没有孩子,两个人不如方才那般,秦挽知点头:“他盼着呢。”
因皇后要会见各夫人女眷,高台上重摆了小宴,秦挽知自然也要前往。
到高台之上,人比先时更多了,都是希望与皇后见一面,若能说上话,留下印象更是好了。
琼琚记着红漆盒和荷花糕,打眼看过去,没有看见人,又仔细找寻一遍,真是没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