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之路 > 第 2 章(第2页)

第 2 章(第2页)

他见顾家房子不大好,几个男人穿戴也寒酸,提醒道:“补血的药材价格昂贵,至少得吃十天,一贴药少说也得一两银子。”

一两银子!

十天就是十两银子,普通农户一年到头能攒下个一两就算富余,十两银子是天价。

村人听见价格都倒抽冷气。

董大夫怕他们以为自己故意讹钱,解释道:“里头有人参、地黄等药材,所以价格才贵。”

顾家人纷纷看向王氏,家里头银钱一直是她管着。

王氏脸色也不轻松,按理来说,顾家男丁多,顾老爹还有打猎的手艺,日子过得还算不错,隔三差五能沾点荤腥。

可当家才知道日子难,顾老爹是个孤儿,吃百家饭长大无甚家底,夫妻俩落户长溪村后,一口气生了五个儿子,一个女儿,还全部都养活了,挣的不如花的多。

家里头刚富裕一些,老大老二又要娶媳妇给彩礼,一家老小都要吃饭。

“吃,我们吃药。”

王氏咬牙,走进屋子将私房钱都翻出来,那原本是想留着给老三老四娶媳妇用的。

可凑来凑去还差了四两银子。

“大山娘。”顾老大开口喊道。

顾大嫂牛氏赶紧回屋,再出来的时候拿着铜板,数了数能有一两半。

牛氏显然将家底都拿出来了。

“只有这些了。”因没分家,晚辈手里头没钱,这些都是她精打细算留下来的。

顾老二看向媳妇。

老二媳妇赵氏最小气,但也知道不是闹脾气的时候,拖拖拉拉拿出半两银子:“攒了好些年也只这么多。”

剩下老三老四还未成亲,家底掏空也只有一百文。

算来算去还差一些。

顾丰年一看,连忙跑回屋子,再出来就捧着个红包,那是过年时爹娘给的压岁钱。

“娘,给。”他都交给了王氏,“给爹看病要紧。”

他龙凤胎姐姐顾丰收一看,也将压岁钱拿出来:“娘,还有我的。”

几个侄子侄女面面相觑,他们压岁钱也无,都让爹娘收缴走了。

王氏摸了摸儿女圆乎乎的脑袋:“大夫,还差一两银子,您看能不能先赊账,回头我们就算卖房卖地也会还上。”

董大夫为难:“诊费能给你免了,可药钱不行,不给钱,药房不肯给药。”

他知道农户艰难,可正因为艰难才有这规矩,人人都难,药钱少了就再难收回来。

王氏脸色一白。

她咬了咬牙,转身朝着乡亲们弯下腰:“各位叔伯乡邻,今日我顾家遭了难,实在是手头艰难,求大家借我几个药钱,等回头我跟儿子们定会还上。”

“我家几个儿子都是壮劳力,就算卖命也不会赖账的。”

“爷爷奶奶叔叔伯伯,欠下的药钱我一定会还。”顾丰年连忙跟着求。

顾家几个哥哥哪能让幺弟上,纷纷开口,保证一定会还钱,绝不赖账。

只是看热闹的多,愿意出钱的少,大家日子都不宽裕。

偏顾家本来就是外来户,沾亲带故的少,没有长辈能搭把手。

愿意借钱的也多是三五文,王氏一一感谢,让孩子们都记下来。

牛长栋跑回家报信,牛村长赶过来,见状又让回家拿了一百文。

乡里乡亲凑了凑,最后还差一百文钱。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