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公主原本计划当众支持赵景珩登基,与高庸打擂台战。
被赵景珩否决。
“皇长姐,我在宫中无权无势,贸然推举我,很有可能事得而反,让原本摇摆不定的官员转身支持赵景琰。”
江月临表示赞同:“而且推举十殿下,只会提早暴露他,为他引来杀身之祸。”
赵景琰好不容易扳倒了太子,对皇位势在必得。
这时无论哪个皇子冒头成为他的对手,他绝不可能容忍。
他惦记了这么多年的皇位,谁敢碰,他就杀了谁。
赵景珩不是贪生怕死之辈,但他们的敌人是高庸,必须谨慎再谨慎:“高家势力庞大,光靠长公主一人支持,胜率不高。我们必须用光明正大的理由,废掉赵景琰登基的资格。”
赵令宸觉得他说的有道理:“十皇弟言之有理。”
但具体如何实施她没有头绪,赵令宸问:“那你们说该怎么办?”
“皇长姐,请容我和江大人在再想想。”
两个人又开始推演。
过了会儿,江月临说道:“臣与十殿下一致认为采用声东击西法,从其他几位皇子中挑一个,转移高庸的注意力。”
至于挑谁,两人同时看向赵令宸。
“请长公主决断。”
赵令宸勾了勾嘴角,对他们的计谋表示赞同。
她沉吟片刻,说道:“那就挑——赵景天。”
之所以选赵景天,赵令宸有自己的决断。
赵景天平日里是赵景琰的狗腿子,他的母妃俞嫔也与贵妃交好,因此他的叛变,会让赵景琰震怒。
另一个原因,赵景天头脑简单,若赵令宸当众提出推举他继位,他一定会答应。
其他有点脑子的皇子忌惮赵景琰的权势,没有胆子与他对抗。
因此,赵景天是最好的选择。
人选确定,三个人默契一笑。
这一夜,赵景珩和江月临以此为基础,着手制定了精密的计划。
南阳将军一直在暗中跟踪赵景天,所以他才能第一时间从高家冰窖解救赵景天,救他一命。
而赵令宸在议政殿与高庸定下三日之约,实则争取到三天时间,以便她在皇宫布置人手。
赵景珩推演出,一旦把高庸逼至绝境,他最后的绝招就是兵变逼宫。
赵令宸在高庸布局的两天之前,已经在所有宫门大殿提前布局。
所以说,赵令宸从不打无准备的仗。
她和赵景珩、江月临三人踏进议政殿时,注定他们一定会成功。
这一切发生得突然又迅速,他们赢了。
但短暂的赢,不代表一切后顾无忧。
赵景珩登基后,每日入睡时间不足两个时辰,应对各种势力制衡以及大臣们的质疑反对刁难。
他做的第一件事,便是任命江月临为大理寺卿,全权处理赵景琰和高庸谋反叛乱一事。
江月临夜以继日,几乎没离开过大理寺狱。
高家势力的反扑在他们意料之中,只是没想到速度这么快,明德侯府竟在他们报复的首轮名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