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老顾客还认识,四目相对眼睛一亮,“哎,你来了?”
“哎,你咋也来了?”
“新店开业打折,而且他家做的红焖羊肉好吃,我就好这口,可惜夏天不上,这可上了就过来吃吃。”
“我是喜欢红烧肉,味道口感京城没个酒楼能比的,就一盘红烧肉一盘土豆丝,听我的这么点,再来个酒酿馒头,吃完舒服得不成。”
都过了这么多年,还是有人喜欢单点这两样。
有压根不熟的插嘴,“老哥,酒酿馒头好吃?我没吃过呀,光吃大蒸饺了。”
“好吃呀,有股说不出的香味儿。饺子我没吃过,自家都会包有啥好吃的。”
北方吃饺子多,金鼎楼有虾饺蒸饺,但这边客人很少点。自己包的皮薄馅儿大,还用来外面吃。
“哎呦,那可不一样,这个里面馅儿很好吃,自家包不出来。”那人看了看菜单,“那我今儿换换菜吧,尝尝你说的几样,再来两只饺子。”
客人交谈起来,“那除了红烧肉,还有啥好吃的?”
“姜母鸭,辣子鸡啥的,都好吃。这会儿还有蟹黄灌汤包,鲜得很,也一绝。”
“他家就闭着眼睛点,没不好吃的菜。炒白菜做得都和别处不一样,这家酒楼我吃了几个月了,有时没地方,可算开分店了,早该开。”
一群人坐着,有的认识有的不认识,倒也不认生,一块儿说话很是热闹。
酒水先上来,没到吃饭的时辰,有桌子点了凉菜先给送上。
“你看这凉菜,油辣子也好吃,又辣又香。”客人吃了一口,“嗯,味道没变。”
朱掌柜看这场景,心里是落下了,只要菜的口味一直一样,那生意就差不了。
真好呀。
林秋然在金鼎楼待了一天,晚上一家人就来这儿吃的,今儿还有人送花篮,过来吃饭捧场,凡是过来的都得见一见,一日下来她见了不少人,也累得不轻。
汤圆觉得口味没变,新加的几样菜也好吃,多了好几样河鲜海鲜,吃起来特别鲜甜。不过这些菜对应时节,过了秋日就没有了。
汤圆吃完,说道:“菜不错,再接再厉。”
林秋然看了他一眼,汤圆给新铺子投了三百两,占了五分利,一个月能拿十几两的利润。
他呀,对新店很上心,知道铺子生意好,他分成也多。
年纪虽小,但课业赚钱两手抓。
第一百三十四章分红
年纪这样小,管的事却不少。
林秋然答应这个,完全是为了哄孩子高兴,铺子稳赚不赔,她又不缺钱,和做生意没什么关系。
汤圆若真想学做生意,还是等长大之后吧。
汤圆还在心里算,一年多后,他就能回本了,只要铺子不倒,往后几年,都是赚钱的。
回去的路上汤圆叽叽喳喳的,“娘,我们还得控制选品,得选好吃的菜。我多叫几个同学来这吃饭,这样就能赚更多了。”
以做生意的角度,他年后童试若考中就不在这个学堂了,得跟大一些同样考中童生的人一块儿念书,跟这边交流自然而然就少了。
想赚钱得趁早,汤圆是一派奸商头脑。
萧寻听着笑了笑,孙氏下来的时候看了一楼一眼,客人很多的,哪里用得着汤圆招揽生意。
林秋然道:“你这脑子,想得都是什么,在书院得以学业为主,不能老想着家里生意好不好,也不能老想着吃,金鼎楼的生意用不着你操心的。”
汤圆道:“我知道,我您还不放心吗?别人问我考试我都是三缄其口,从不吹牛,好好用功。您说过,同窗情谊难得,要珍惜,所以我才招揽生意。”
林秋然点点头,等以后再长大些,经历越多,心思反倒不如小时候那般赤诚,想得多有自己的小心思,她都猜不到是什么。
如今汤圆还和几位国公府的公子一块玩,还有王府的小公子,就连齐颂安也摒弃前嫌,二人将当初的事忘了个一干二净,等长大些,大抵不会这样了。
林秋然不希望他很多年后想起现在觉得光往前走了,没有留意同窗情谊,心中后悔。
这也是林秋然犹豫要不要让汤圆现在往上考的另一个原因,考上自然好,提前做别的事,走得比别人快,可他年纪小,日后没准儿会觉得吃力,到时候为了跟得上,要卯足劲,还要怕日后再回去。
她有时候希望孩子就一直这样,小小的,也不长大,没别的烦恼,那该有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