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夫君的遗腹子自带口粮作者将月去 > 130136(第11页)

130136(第11页)

但林秋然都没答应。

不想去也得去,再拿晚上吃热锅子什么的吊着,倒也坚持了一日又一日。棉鞋手套都备着,马车里也有炭盆,没生冻疮。

寒窗苦读。

冬日不读书,哪里算得上寒窗苦读,相较之下他上学下学用马车接送,。汤圆的日子已经很不错了。

不然今日不去明日不去,日日都不用去。

十月份,再加上冬月腊月三个月,天气都不算太好,天冷路滑,哪怕坐车也是冷的,日日上学很辛苦,尤其汤圆才五岁。

不过在学过《劝学》之后,他便不再和林秋然抱怨上学艰难了。

离二月份就还有两个多月,哪怕林秋然总说这次童试就是试试水,考不上也无妨的,汤圆依旧用功,日子越近越是用功。他不想这么多天的苦白受了,自然,也不想自己的努力白费。

腊月二十,汤圆这个年岁的学生放了假,再大一些的学生要等二十五才放假,初六就上学了。

汤圆则一直放到了正月十五。

假多,但他丝毫不懈怠,回家做作业,然后催林秋然去找黄先生,他还要补课。

林秋然问:“不玩几天了?”

汤圆道:“上午学,下午玩呗,这么多天呢,也不能光玩。先生对我寄予厚望,我不该让先生失望的。”

也不该让自己失望。

林秋然点点头,很快就和黄先生说好,每日上午去上课,一直上到腊月二十八,然后从初六开始继续上,连上十日到上元节,接着书院就上学了。

孩子自己用功,林秋然很是欣慰,多花些银子请先生而已,总比放假之后成日疯玩得好。

但偶尔看着,林秋然还是会心疼。

过了正月十五,汤圆才四周岁,这般年岁,林秋然不想他太累,偏偏他愿意读书。

孙氏则是心疼坏了,去年这个时候,汤圆还日日在湖里溜冰呢,今年半天去上课,下午偶尔还会抚琴。

他自然还是贪玩,这么大的年岁天性如此,不过汤圆常说,“玩就痛快玩,学就好好学。”

还有一半时间玩呢,他玩得也挺痛快的,希望祖母不要拿一种看可怜人的眼神看他。

林秋然是慢慢看着他从汤圆变成了萧敛。

除夕一家人一块儿过的,看老家管事写信来,自从把萧大石接回去后,老宅又来了人,萧大石没有理会,不过萧大石身上没钱,不知有钱了会是怎样。

汤圆这几日没学,都过年了,自然要轻松几日。但年后他就收心了,林秋然时常担心,更怕他这般用功结果却不尽如人意。

二月中旬,是童试的第一场,叫县试,来考试的都是比汤圆大两三岁的。

第一百三十六章第一

年岁更大一些的也有,不过很少。

汤圆这个年纪的考生也少,听他说松山书院总共六人,再算上京城别的书院,应该是没多少。不过他个头随了萧寻,加上自小吃得不错,个子比同龄人高,站在人群中时并不显。

今年县试总共考五场,林秋然对这事很上心,了解颇深。

从第一场到末场,每场考试名次隔数日揭晓一次,也就是说第一场考过了才能考第二场,不过据她了解,第一场考得还是比较容易的,文字通顺者即可录取。

林秋然还打听到,考棚坐北朝南,入场前考生要被搜查全身,以防夹带小抄。

汤圆考试的东西是林秋然打点的,衣服、考试的笔墨上都没有字。

考试的人多,黎明前由官员点名,考生带着考篮入考场,里面装着文具食物,食物亦是林秋然准备的,有肉干卤鸡蛋肉烧饼……都是顶饿不易坏的东西。

昨日林秋然就嘱咐了汤圆,考试的时候,卷有红线横直道格,每页十二行每行二十字,还会发几张草纸,用于起草。不管是卷子还是草稿上都要写楷书,字迹千万工整,答案不能越过红线。

卷子草稿还不能写乱七八糟的标记,以免有作弊之嫌。考试之前还得让黄先生作保,上查三代,不能为娼优皂吏子孙。萧寻如今为官,这些尚且省事。

但是要求条条框框,还有不少小的不起眼的,林秋然事先都告诉汤圆了。

下马车前她又嘱咐一遍,考试要文正草全,文字必填相符,还不能犯了庙讳御名及圣人名讳,第一场考四书文二篇,五言六韵试帖诗一首。

林秋然嘱咐完,拍了拍汤圆的肩膀,“不必紧张,尽力而为,有什么事找考官。别害怕,爹娘在外面等着你。”

孙氏也来了,早春晨起寒凉,她穿得厚实,一支白玉簪子把头发整齐挽起,她眼中有心疼也有焦急,“晚上回家做你喜欢吃的,没事儿哈,家里啥都有,也不缺啥,没事。”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