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他爹说得有鼻子有眼后,他琢磨着儿子好歹国外学成回来的,也说不定是真的。
“那也是我儿子,您儿子可么你这么出息!”燕爹一句话噎住了他亲爹。
燕爷爷气得,“你还有脸说了?你要是出息,我至于显摆我大孙子?”
这要是在跟前,老爷子都能抡棍子撵出二里地去。
气完他老子,燕爹哼着小曲回家了。
燕娘看他不年不节地还美得唱起来了,不由好奇道:“啥事儿把你美这样?大鼻涕泡都快出来了。”
燕爹哼笑了两声,“我大儿子出息了,我美咋滴了?”
“大儿子那天没出息?”燕娘白了丈夫一眼。
燕爹摇头晃脑:“那是你不知道这回多出息,我跟你说,老大这次回来都上新闻联播了。”
“啥?上啥波了?”
在国人心目中,上新闻尤其是电视新闻那绝对是顶顶厉害的,更别说新闻联播了。
那都是大领导,随便哪个搁从前不是一方诸侯或者地方大员啊。
“听咱爹的意思,老大是当了个什么大官了。
我等晚些给老大打个电话问问他,正好问问到时候是回来过年还是在京里过。”
要是在京城过年,他们早点把猪杀了,该腌的,熏的,灌肠的都早点准备好,今年早点回去。
哈哈,到时候保准人来人往,肯定热闹。
要是回来过年更好,照样早早备好了,等孩子们一回来就能吃了。
***
燕九如确实还没想过在哪儿过年。
这还三个来月呢。
不过,想到好些年没回老家了,在者,想到陈茵,他答应商量一下再给他爹回电话。
陈茵听说后,沉默了一阵子。
这些年留学在外,虽然爹娘出国一次游过,但奶奶和姥姥年纪大了,先后都走掉了。
两位老人对她都是十分疼爱的,而她都没法回国奔丧。
因为离得太远,老人都出完殡了家里才告诉她。
她既然回来了,也该去上个坟、烧点纸钱。
燕九如也是想到这茬。
“那就回去过年。
老人去世的时候咱们不知道,这次带着孩子们一起去坟前磕个头。”
***
燕九如既然有了决定,就早早让秘书把这事儿记下来,春节团拜什么的,就不参加了。
李中华:……
好为难啊。
别的领导可没这样的。
人家都生怕出了差错或者留下不好印象,哪怕是天塌下来也得装着没事儿。
尤其是过年团拜这种好事儿,正是给上下留下好印象的时候,怎么能就早早推了呢?
可他也不敢说,也不敢问。
只能等宋秘书在的时候,跟他嘀咕几句。
宋鸿武倒是没想那么多,很直白的说了句:“司长是个直爽的,你要么不纠结,要么直接提醒一下,然后听司长安排就是了。”
燕九如收到李中华小心翼翼的提醒后,倒是没多说什么,知道:“我知道了,你照旧安排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