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上午九点半,吹风会在国、务院办公厅第一会议室召开。
与会的有国、、务院相关领导,新面孔就是燕九如这个主管司的司长,还有下面各省市级地方经贸部门负责人,外商投资企业代表以及中午媒体记者等。
燕九如跟外经贸部黄部长一起在主席台就坐,他的位置紧挨着黄部长居于中间偏右,靠近翻译组。
吹风会由副总(理)主持召开。
开场白后,副总(理)话音一转,含笑对台下道:“今天这个吹风会,我要隆重向大家介绍新任外商投资企业管理司司长,燕九如同志!”
他伸手朝燕九如示意。
燕九如起身,朝台下众人点头示意。
他身材高大挺拔,长得更是丰神俊朗,单单起身这个动作都那么潇洒,一言未发,就使得下面的镁光灯闪成一片,快门的咔嚓声更是此起彼伏响个不停。
燕九如目光扫视一圈后定了定,才开口做了半分钟左右的简短发言。
可以说,相当的干脆利落。
***
吹风会关于政策方面的介绍只有二十分钟左右,跟着后面是互动环节。
燕九如作为主要执行层面的领导,又是新任,记者和企业代表大部分问题都抛向了他。
然而,谁也没料到,这些人的问题八成都围绕着燕九如个人的,倒是把他们天天催,日日追的政策给放一边去了。
“请问燕司长,您此前是在哪里就任的,能介绍一下吗?”
燕九如淡笑:“刚刚副总(理)已经介绍过我的基本履历了,这里就不占用大家的宝贵时间了。”
“燕司长,您是燕大的第一届毕业生,请问……”
燕九如道:“这位同志,我要纠正一下,我们那届不是第一届燕大毕业生,而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毕业生。这样比较严谨。当然,我还是理解你的意思的。”
“燕司长您好,您留学是在伯克利的工学院,那么请问您的研究是哪些方面的?跟现在的工作是不是太远了些?”
言外意义,你一个打铁的,能胜任现在的外商投资企业管理工作吗?
燕九如看了对方一眼,是个ABC。
看对方一脸跃跃欲试和得逞的样子,燕九如微微翘起嘴角。
待翻译员翻译后,燕九如才道:“这位记者,请你遵守规定,先自报家门再提问。”
哗~
很显然,这些记者都是常客,不说玄国话有多好,基本日常用语几百句还是不在话下的。
只是这种正式场合大家多使用自己的母语,却不耽误大家听明白这句话。
尤其是前面也有的记者一时心急没有自报家门的,燕司长可不是这么说话的。
这是软钉子硬刚!
ABC显然也明白了。
他有些恼羞地重新介绍了自己所在纽约日报,然后道:“燕司长,现在您能回答我的问题了吗?”
翻译员都多看了那人一眼。
燕九如点点头,道:“留学在我的十几年读书生涯中只占了短短两年,当然,这两年也很重要,我不但学习到了专业的知识,也同样学习到了思考问题的方法和多重处理手段。”
“工学院里虽然确实打铁,但更多的是学习解决问题的思考方式和方法,而不是仅仅要一个正确答案。
玄国有句老话,打铁还需自身硬,如果你的玄文够好的话,应该能理解。
如果理解不了也别勉强自己,毕竟玄国的‘老话’千千万,有人穷其一生都学不明白。”
他说的工学院里确实打铁引起一阵善意的笑声。
在场的记者几乎都是高学历,大学毕业都是垫底的存在,大多数都是硕士学历,有的还是双硕士。
对燕九如的回答很是有代入感。
这让后面关注燕九如这个新任的领导们松了一口气。
老同志们对新同志奉行的是‘扶上马、送一程’,他们既担心燕九如太年轻被媒体记者们下套挖坑,脾气太好容易被拿捏住,成为应声虫,又怕他脾气太直,把媒体搞得关系僵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