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晚上,燕城晚报大幅刊登了一则招工启事:
燕城飞鹰汽车制造厂为了扩大生产,满足出口产品需求,拟招聘总计120人!
第138章遭惦记了?(捉虫)喂,那什么,小赵……
第一百三十八章
燕城晚报受众广泛,本地销量甚至超过了人民日报。
它不像人民日报每天都是一本正经的红头文件啥的,而是更贴近老百姓的生活,经常报道一些热点事件和百姓家长里短的事儿。
这天晚上,燕城地区的老百姓像往常一样,饭后买上一份晚报,坐到巷子里的大树下,边闲聊边溜几眼报纸。
“哎呦!”
不知道是谁惊呼了一声,手里的报纸也翻得哗哗响。
“怎么回事儿这是?”有人好奇地问道。
对方闭紧嘴巴,抓紧把报纸凑到眼跟前仔细看
“哟呵,还真是的……”
那人赶紧把报纸展开:“快看,有单位招工了!”
哗——
这简直就是死水潭里投下的一颗石头一样,顿时惊起一片水花和波浪。
这波浪还不断地从里到外扩大着。
***
要知道现在知青大返城了,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人待业在家。
而这些没有工作的知青都是没考上大学的,回到城里又没有谋生的手段,除了少数接了家里父母的班,其他要么躲躲藏藏的摆摊挣几个零花钱,要么整天无所事事。
也不仅仅是燕城,全国大中城市自打知青返乡后都面临同样的问题,这也导致了无业游民越来越多,大街上整日有人打架甚至开始打劫!
社会治安都下降很多。
要不燕九如他们在穗城火车站连男带女好几个人还会被人抢包呢。
现在的工作机会跟当初下乡前一样的珍贵。
这时候居然有单位公开招工,这可不是内部小范围的招工,而是面向社会!
“快看看什么要求?”还是有人头脑比较冷静。
这面向社会公开招工,那条件肯定是比较高的,一般身边的人没有合适的才会这么做。
这话没说完,那边哗啦啦跑了好几个人。
都是奔着卖晚报的地方去的。
“快,给我一份晚报。”
“我要两份!”
“给我三份!”……
晚报顿时成了抢手货。
不过,人家售报亭的人有经验,拿货的时候听说上面登了招工信息,当机立断就多拿了一倍的报纸。
“没了啊,晚报没了,后面的别排了,赶紧去别处看看……”
没买到的人都没功夫发牢骚扭身就跑,结果几步一顿,想了下,一拍脑袋赶紧转个方向往一处平时不大起眼的售报点跑去。
说不定能捡到漏。
***
话说回来。
大树底下第一个看到招工信息的人老王已经被围个水泄不通了。
他本想卷着报纸偷摸趁乱回家的,结果他一时没忍住,就嚷嚷出来了,再然后就想走也走不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