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向安的话音一落,院中陷入一片死寂,气氛凝滞,尴尬与紧张一并弥漫开来。他的目光平静,却带着不容抗拒的压迫感,缓缓扫过人群。就在此时,一个圆滚滚的身影被人群推搡出来。是张澄,一位家颇为富庶的举人。他满面通红,身后跟着两个同样不知所措的随从。他鼓起勇气,声音因紧张而有些尖利,嘟囔着反驳:“林…林兄,诸位同仁!话虽如此,可我自家带来的肉脯、细面,还有那金华火腿,难道也要一并交出来?这岂非与明抢无异?我…我可不……”他越说声音越小,因为林向安的目光已经定定地落在他身上。张澄心里其实打鼓得厉害。他家境殷实,带的吃食最多。私下还让随从偷偷高价买了不少存着。在这动荡年月,粮食就是命根子,凭什么要他轻易交出去?但面对林向安那沉静却逼人的气势,他又隐隐觉得底气不足。林向安心中了然。他知道,张澄这种人必然存在。他的心思,正是多数暗藏粮者的心声。与前面质疑不同,此事若处理不好,必生内隙。林向安深吸一口气,并未动怒,反而向前一步,声音清晰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压过了全场的窃窃私语:“这位兄台,此言差矣!非是‘明抢’,而是‘共济’!”他先定下基调,随即目光扫过所有人,不仅是说给张澄,更是说给每一个人听:“并非充公没收,乃是统一管理,按需分配!凡交上来的物资,粮秣组都会一一登记在册。日后分配,自有你的一份,甚至酌情补贴,断不会让你吃亏!”他话锋一转,语气骤然严厉,指向了最残酷的可能性:“试想!可若人人私藏,壮者撑死,弱者饿死,这‘共济’二字又从何谈起?届时内乱一生,无需城外贼寇动手,我等便已自取灭亡!”张澄浑身一震,冷汗直冒。仿佛眼前真的浮现出饿极之人扑上来将他撕碎的场景。林向安的话像一柄冰冷的锤子,重重砸在他的心口。他嘴唇蠕动,脸色由红转白,却一个字也反驳不出来。见状,林向安收回锐利的目光,语气放缓,却更显笃定和真诚。他做出了一个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举动:“林某不才,会试延期之初,便觉事势不妥,第一时间便让人散尽钱财,囤了些许粮米。在座诸位,未必有人比我囤得更多。今日,我便先带个头!”他朝林远一点头。林远立刻会意,带着王和信、段茗回屋。片刻后,三人竟搬出整整两袋白米、一袋白面,还有黄豆、绿豆、小米、黍米,几坛腌菜酱菜,一包腊肉、一包咸肉、一包鱼干,甚至猪油与盐。种类齐全,分量可观。全场哗然!大多数人即便有囤,也不过些许米面,从未有人见过如此丰厚周全的储备。此刻众人这才明白,林向安说的并不是虚话,他才是会馆里最大的“粮户”。更令人震撼的是,他竟毫不犹豫,尽数拿了出来!林向安指着地上的粮食,声音朗朗,掷地有声:“我林向安,愿将全部私储。尽交同济会统一分配,遵从我亲手立下的规矩!若有人不愿,信不过林某,信不过这‘共济’二字——”他目光缓缓移向张澄,又扫过全场,语气平静,却带着最后的决断:“那便自便,带上东西,离开会馆。道不同,不相为谋。我辈君子,绝不强求!”话音落下,院中轰然!林向安的话音刚落,人群中那些早已饥肠辘辘、家中贫寒的举子和所有随从们。如同找到了主心骨,立刻爆发出雷鸣般的响应!“林相公高义!”“此法至公!”“我等愿听林相公安排!”舆论潮水般涌向张澄。他只觉脸上火辣辣的,冷汗浸透后背。他看看地上林向安那堆成小山的粮食,再看看周围那些几乎要把他吞没的、充满渴望和压力的目光,他哪里还敢再有半句怨言?“我…我交……我全都交……”张澄几乎瘫软,颤声对随从道:“快…快去屋里,把…把咱们那些东西都…都搬出来……”有了林向安以身作则,又有张澄这个“大户”妥协带头,剩下那些私藏者哪里还敢迟疑?纷纷转身回屋,把粮食一一搬出。这一次,林向安彻底赢了。同济会的威信,自此真正立稳,再没有人敢在众目睽睽下公然质疑。清点出来的粮秣最终公布在众人眼前。林向安大概推算,若是按照“一碗稠粥,一个杂面馒头,再加一碗蔬菜汤”的标准。眼下这点存粮,供一百零二口人吃,能勉强支撑一个月。,!并未隐瞒,告知于众。这一刻,所有人心里都清清楚楚。或有人暗自松气,至少还撑得下去;或有人神色凝重,觉得危机才刚刚开始。无论如何,事实就摆在面前,再没有人能假装乐观。林向安趁势把规矩定下,让大家铭记同济会的权威:其一,定量分配。每日定点、定量的食物和饮水。由粮秣组监督执行,绝不允许徇私。即便是随从,也不得因为主人的吩咐而让食。要知道,随从是守卫的重要力量。其二,立册建档。为一百零二人一一立档,登记每日的领取份额,防止有人冒领、多领。会馆里多是读书人,互相监督起来也最方便。说到这里,他语气一顿,环视四周,神情郑重:“若无秩序,必有乱局,人群会自动依附各大民间组织团伙势力。比如乱兵势力、地痞流氓团伙、宗族团伙,甚至还有街道团伙等等,浙江会馆在众人眼中向来富裕,不知何时就会来抢。若我们自己先乱了阵脚,如何抵挡外敌?”众人心头一凛,纷纷点头。然而林向安也明白,光靠守住存粮,还远远不够。钱粮若不续上,撑过一个月之后,照样是死路。所以,他提出第三条:其三,众人皆要谋生。“会馆里百余人,绝不能只消耗不生产,要想办法筹钱、换粮,谋求生路。”此言一出,不少人脸色微变,但也无人反对。林向安没有细说,准备与理事会详细讨论后,再安排执行。“今日大家心里有数,眼下不知道还要乱多久,但困境中唯有团结,才能活下去。”之后,林向安便让理事会的人留下,其他人散去。他还不能歇息,得跟众人把重要事情敲定下来。:()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