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伙子:“烫个什么式样的好呢”
小伙子也带着同样的微笑,鹦鹉学舌似的重复着:“烫个什么式样的好呢”
然后,像是忽然来了做丈夫的灵感:“刘师傅,您看吧,您看哪个式样合适那就准
行。”
姑娘也好像有了主意:“对,准行。”
刘玉英说:“好吧,既是你们相信我,我就看着办啦。”她拿起姑娘的小辫,
刚要下剪子,不由得朝小伙子望了一眼。虽然他的眼睛,在直勾勾地看着她手里的
剪子,但他的心思却分明不在这里,而是在尽力地分辨着、捕捉着什么不清不楚,
然而又是非弄清楚不可的东西。
他在想什么也许他在想,辫子,辫子,剪了这辫子.她就要跨进另一个门坎。
这种时候,是不是应该由他牵着她来迈过这门坎儿呢刘玉英停住手,对小伙子说
:“也许这一剪子由您剪才合适。”
他们没有想到,他们心里还朦胧着的、没有剖析清楚的感情,却被这个眼神愁
苦、面目浮肿、也许还没有多少文化的妇女,勾勒得那么清楚、那么贴切。她怎么
会有这样的能力呢这当然不在于人的文化水平,而在于有些人,天生地具有一颗
专为体会美好事物的心。光凭这样一颗心,就应该得到人们的尊敬。
小伙子几乎下不了剪子。大多数的人,在看到一朵美丽的花,而又不得不亲自
把它摘下的时候,都会产生这种矛盾的心情吧他拿着两条剪下来的辫子看了很久,
然后小心翼翼地装进了一个塑料口袋。这一切情景,刘玉英觉得都像十几年前她和
吴国栋经历过的一样。
刘玉英拿着吹风机,最后再把那姑娘的发式修饰一下。
镜子里映出的,是两张多么不同的面孔。在那张绯红的面孔、亮晶晶的眼睛旁
边,她的面孔更显得苍老、灰暗。她也曾有过这样绯红的面孔和这样亮晶晶的眼睛。
看着眼前这张年轻而美丽的面孔,刘玉英心里不由得生出了由衷的祝愿:“哦,姑
娘,希望你永远这样美丽,这样新鲜啊。”
吹风机嗡嗡地响着,刘玉英用手托着姑娘耳后的头发,于是两个发卷绕过耳后,
往脸颊前面弯了过去,给那姑娘的脸上添了一种少妇的妩媚。姑娘不好意思地瞟着
镜子里那个显得陌生了的面庞,羞涩地微笑着。她还不习惯自己的这个新形象。
两个年轻人不知怎么都意识到了,婚前的这个晚上,他们在这个理发店里所经
过的一切,以及遇见的这个并不奇特的理发师傅,将会在他们未来的生活中,发生
一种长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