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号青莲居士,是唐国一个想当大官,且很会写诗的浪漫有钱剑客。”
刘彻:好多前缀啊。
不是,等等!
……是哪的剑客?
唐国→唐王,李世民!!!怎么又是你?!
“你上次怎么不和朕说?”
闻棠内心:你也没问啊。
闻棠表面:“陛下恕罪。”
“好了,朕没有怪你的意思。”刘彻迫不及待道,“你给朕讲讲李白此人。”
“我曾在黄泉中见到一执剑饮酒,做剑客打扮的人,因为他气质不凡,便停下脚步观察了他一会儿,他当时便在吟诵这首诗,李白此人,真是太有文采,太才华横溢了,”
闻棠越夸,刘彻就越失落。
这么有文采的人为什么不是朕的臣子?!
在闻棠口中,李白年少时便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三十成文章,历抵相卿。年纪渐长之后,有笔参造化,学究天人,最终醍醐灌顶,看破世间一切恩怨,于一荒无人烟之地以诗悟道。
“据李白所言,他死之后,凡间那些人都称他为——诗仙。”
银河也是河,诗仙也是仙。
这可打开了刘彻新世界的大门,他以前只知道可以求仙问道,今日方知还能以诗悟道,于是让闻棠仔细讲解以诗证道的具体方法。
闻棠按照“只知大概,不知其中具体细节”的惯例讲,最后又加上一句:“请陛下恕罪,也不知怎的,臣之前脑子里关于这事的想法就好像是被什么东西盖住了似的,是您今日问起,脑中才突然涌出这些记忆。”
刘彻听得很迷糊,但他会自己给闻棠找理由。
既然是成仙的法子,那肯定不能随便让外人知道,为什么今日突然记起,定是朕身上龙气的作用!
闻棠:仙使当久了,自有皇帝为我辩经,
“李白悟道之后,得了仙法,是与剑和笔有关的仙法,”
刘彻心里琢磨,李白是个文采很好的剑客,或者说是剑术很好的诗人,既是以诗悟道,那法术和剑、笔有关就再正常不过了。
“是何仙法?”
“他给黄泉中许多鬼怪都表演过,因此臣有幸一观。一技能名为将进酒,此招式可……,二技能名为神来之笔……,三技能叫做青莲剑歌,这一招式最为厉害,能斩击他指定方向范围内的全部敌人,而且敌人还无法选中他!”
虽然不知道这些和诗有什么关系,不过这样看来,李白一定是位很厉害的剑客。
然后闻棠给刘彻背了几首李白的诗。
捡阳光开朗积极向上的诗背。
品鉴能力很强的文艺青年刘彻彻底信了。
虽然唐诗的韵律和汉赋的韵律不同,但好东西无论在哪个朝代都会被人赞叹。
刘彻:朕为什么没有李白……
如果李白生在大汉,刘彻可以让李白和司马相如一样当他的郎官。
他感叹道:“以诗悟道,此真奇才啊!”
闻棠附和道:“这一生能将一方面做到极致,是很难得。”
刘彻自言自语道:“李白之例,是否证明将一件事做到极致,便能悟道成仙?”
闻棠:这可不是我撺掇的昂,是陛下自己悟出来的。
“臣也不知。”闻棠暗戳戳火上浇油,“只知李白身边一些人,或者是仙?臣也不确定,他们被别人称作笔仙,酒仙,叫门仙人之类的。”
这个笔仙,应该以“字”悟道的,但字仙听起来又不怎么好听,故曰笔仙。
刘彻猜测。
他现在确定了,只要能将一件事做到极致,那就有成仙的可能。
至于这高台,还是先暂时不建吧,万一天宫上的仙人看到之后,认为朕和他用同款高台,生气了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