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大汉女侯番外 > 8090(第22页)

8090(第22页)

“城中有多少匈奴人?”

“一万八……”

说到一半,使者突然意识到不对劲儿,连忙捂嘴,不过已经晚了。

闻棠吩咐道:“将他绑起来!”

随后开始迅速动脑思考,这种情况下,要如何才能找到最佳解决方案。

使团也有携带兵器和炮火,但成员并不全是军中精锐,其中一半成员是匠人,也没有携带武刚车和别的大型武器,不能像张辽或李陵那样硬刚。更不能分散逃开,这样那些匠人很大几率会被匈奴抓住。

闻棠:“我们回卑通城。”

匈奴人善于野战但不擅长攻城。

卑通城是危须国内一座小城,距离此处大概七十里,地势险要,依山而建,易守难攻。因为最近这几年的河水改道,逐渐被危须人废弃,现在已是无人居住的状态。

若是去有人居住的城池,事情会变得麻烦很多。

使团众人立刻掉头,生死时速,争分夺秒,期间也不忘审问那几个车师的使者。

刚开始,他们一副很有骨气的样子,打死也不说。

偏偏这又是在高速行驶的马上,工具也不齐全,唐越无法展现自己高超的审讯技巧,时间紧急,闻棠只好嘎嘣一下掰掉他的大板牙,并往他嘴里放了一大口芥末。

很快,众位使者听到了这辈子所听过最凄厉的叫声。

随后,她又放了几句狠话,那人只好说出全部来龙去脉。

加上自己知道的消息,闻棠将这些信息融贯在一起,猜测应该是卫霍端掉单于庭后,日逐王整合了那些藏在山里或者各个犄角旮旯的幸存者,共寻出来大约一万八千多人,想着漠北草原应该是待不了了,再往北走环境实在太过恶劣,根本无法生存,思索过后,决定跨越葱岭去更西边的国家寻求生机。

结果在车师国进行补给时收到即将会有汉使来到这里的消息,还知道使团中不光有精兵强将,也有老弱病残。

在和汉人对战的百年时间里,匈奴也学会了点儿汉人的兵法,于是便设计出这一招请君入瓮,准备让汉使自投罗网,结果很快就被闻棠给识破了。

匈奴已经盯上了这个不到三百人的使团。

闻棠:“处理掉他们,把尸首藏到山中。”

转眼间,众人已经来到卑通城门前,闻棠将手中汉节和金留犂交给扶摇,就像是将使团众人的性命交付给她一样,二人相互对视一眼,扶摇眼神坚定,点了点头,随即带着几名轻骑兵打马而去。

进入城中,众人立刻争分夺秒,开始为守城做准备。

这座城中不缺水源,虽然因为河水改道,没有直接水源流入城中,但汉人精通挖井的技术,工匠寻了一段时间,便找到一处绝佳的挖井地点,并用自己三十五年的工匠经验保证,这里一定能挖出井水。

然后便是食物,想着危须国和车师国相聚不远,使团们只带了十天的干粮,但他们还剩十斤赠送给车师国的红糖,以及守城不需要奔袭,宰杀牵着的马匹橐驼吃肉,也能再坚持两个月。

这时,闻棠派出去的斥侯终于归来,他们告诉闻棠,车师国现在已经完全沦为匈奴的补给点儿,里面的匈奴人比车师人还要多。

情况比想象中还要严重。

闻棠将城中物资大概盘算了一遍,十斤红糖,一百匹橐驼,三百一十二匹马,足够使团吃十天的粮食,弓弩箭矢大约一万支,刀剑三百,甲胄不缺,八只火枪,一些火药、铁蒺藜之类的火器。他们最缺少的就是医疗物品了,从大汉带来的酒精只剩下了两桶,还不确定是要治伤还是火攻,医药也即将耗尽。

除此之外,城中也有一些自然资源,譬如木材、沙土、石灰、砖石之类的

“博望侯。”闻棠唤道,“我曾在仙宫之中看到过一本教导如何守城的书,时间紧急,来不及抄录下来,我说,你记在脑子里,以后可用此法守城。”

张骞:“你说。”

“"善守城者"不能只守无攻,而要"守中有攻",要注意沟通城内外道路,便利随时乘隙出击……”

这是南宋时期陈规编写有关城邑防御技能的《守城录》,可惜他们现在的条件要比书中所写差上许多,譬如他们没有炮台,也没有重城重壕,偏僻小国,就连城墙都无法达到筑高厚墙这个标准,不过其中思想大致相通。

使团中一半的人都不是专业士兵,没守过城,但他们有专业能力,都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帮助大家。

匈奴肯定不是通过三垄沙和白龙堆到达西域的。

闻棠突然意识到这个问题,如果匈奴是从白龙堆来到西域,那么他经过的第一个国家应该是楼兰,而非车师国。

若是楼兰被匈奴入t侵,不会连一个出来传播消息的使者都派不出来,所以匈奴是直接从车师国来到西域的?

北边还有另外一条远比白龙堆更简单的道路通往西域?

闻棠脑中浮现出这个想法,却又很快被她甩开,如今车师已被控制,他们完全没有机会探索另一条能去大汉寻找救兵的道路,所以现在能做的只有守!

坚持住,只要坚持到乌孙和大月氏的救兵来此,或者陛下派来的第二波使者到达,他们便胜利了。

日逐王在车师国等了整整一天,都没有等到汉使的影子,他意识到,自己的计谋或许已经被识破,不过这并不能打击到他的决心。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