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大汉女侯番外 > 4050(第17页)

4050(第17页)

对于此事,许多官员都有上书,刘彻也察觉到了百姓们的意愿,朝会上和诸位大臣们商量该如何给他们一些优惠便利的新政策,以此来促使百姓开垦田地。

大汉的官员,平时吵归吵闹归闹,但一遇到真章时,腹中还是要有想出合宜国策的墨水,因此朝会之上,又是一翻争辩,只不过和上次讨论打匈奴的时时相比要平和一些。

写词做赋,需要一些时间,趁着这个空隙,闻棠断断续续准备了将近半年的织室终于完成,在机械大师丁缓的巧手下,做出了根据珍妮机和黄道婆纺纱机等机器改造,集百家之所长的综合式织布机和纺纱机。

闻棠在长安经过一年的摸爬滚打,关于带团队这件事也琢磨出一点门道来,无非就是八个大字。

人尽其才,悉用其力。

闻棠脑子再好使,也不可能是门门精通的十二边形战士,她只需要对任何事都略通一点就行了,至于其它……

有关化学方面的发明丢给那些方士们,虽然不知道为什么这段时间上林苑中总会有各种无家可归的心碎方术士来府门口寻她收留,但谁也不会嫌自己手下多,来了就收着呗,一块送到酒坊去干活,酒精酿出来了,还可以继续研究别的香型的白酒啊。

农学方面找氾许二人,机械工具找丁缓。

至于闻棠……

她负责验收项目。

刘彻负责给闻棠批经费。

他知道闻棠近些日子搞了一个织室,织室里有新型织机,刘彻公式为:闻卿的新发明=各方面的增产。

所以这新型织机也肯定能提高织女们的织布效率。

“闻卿,你这新织机效率如何?”

闻棠并未明言:“陛下,您猜猜看?”

汉朝一匹布宽度二尺二寸,长为四丈,换算过来就是宽五十厘米,长九米,而一名女子一日能织布五丈左右,也就是一匹布多一点点。

所以《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的“三日断五匹”算是很勤快很高效率的了。

有了之前的教训,这次刘彻决定不再保守。

刘彻:“一日织六匹?”

闻棠:?

她觉得刘彻今天的想法实在是太狂野了。

第47章白麟

狂野吗?刘彻并不这样觉得,因为他接下来还会说出更狂野的话。

刘彻:“此物是否也能以水驱动,节省力气,提高效率?”

恭喜刘彻,都学会抢答了。

闻棠眼睛瞪得大大的,语气中充满不可思议,脱口而出:“您是如何知道的?”

和之前的新农具不同,他并未上书给刘彻解释过关于新织机的功能和便捷之处。如果不是刘彻语气里还带着点疑问,她都要怀疑刘彻看过自己手稿了。

这就是帝王的修养与才智吗,简直恐怖如斯。

刘彻笑而不语,做出一副意味深长的模样,这一年来,他还是第一次在广牧君身上看到这样震惊的表情。

至于自己是如何推出新型织机可以用水流纺织的?

闻棠之前研究出来的筒车和水碓就是用水流提供力量,有一有二就能有三,他能猜到这些很正常。

闻卿啊,还是需要历练。

闻棠只好如实回答,汉朝桑蚕业发达,但大都集中在关中地区,因为养蚕需要专门的蚕室、工具等,还要控制蚕宝宝居住的环境温度,并不是每家每户都能养得起蚕。

普通人织的都是麻布葛布等,曾经韩非子为了表现出古时候的生活简朴,就在自己文章中写过尧作为一名统治者却还冬日鹿裘,夏日葛衣,由此可见,葛t布是这个时代最低档的布料,甚至那些高高在上的肉食者还专门为穿葛布麻衣的庶民起了个专有名词,叫做“褐夫”。

即使麻布低贱,还是有很多人连衣服都穿不上,电视剧里那些身穿光鲜亮丽衣裳的田间农人皆为虚构,真实情况是他们的衣服上都打满补丁,家贫之人更是短褐穿结,能把隐私部位遮住就行。

这一切还不都是因为织布麻烦?

是,一位成年女郎一日就能织出来一匹多布,可是地里长着的麻不会平白无故自己变成麻线,需要经过前面一系列繁琐复杂的步骤才能放到织布机上纺织。

传统纺车一次只能纺出一根麻线,但闻棠改造出来的新型纺织机却可以一个纺车带动八个垂直的锭子,这样一下子就将效率提高了八倍。

至于织布,传统手动织布的速度很慢,就算手上的速度都快忙冒烟了,那也肯定比不上滑槽两端安有弹簧,能让梭子极快穿行的飞梭织布机快。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