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高见状,嗤笑出声,道:
“这些元狗,样倒还真不少!竟然能想到弄些连环火船来唬人!”水师将领训练中,就有赤壁之战连环战船被火烧的战术讨论,他可太熟悉这个了。
敌我两支船队此时相距尚远,华高经验老到,丝毫不急。笑完便转身,抄起两面小旗,熟练地打着旗语,向身后二十余丈外的主力船队发出信号,并喊道:
“元狗想在上游放火船!快撤!”
如此近的距离,即便不用旗语,喊话也能清晰传递信息。
“元军要放火船”的消息迅速传遍了水师第一编队的每一艘战船,并以旗语快速传向更后方的第二编队(昨日战后,张德胜便将原本三个编队的船队,重新编成为两个大编队)。
此时舰队若都是依赖风帆的大型战船,在这等狭窄蜿蜒的河道内紧急转向或调头,那绝对是灾难性的,速度慢不说,还极易发生碰撞搁浅。
但红旗营水师秦淮河编队多为小巧灵活的桨帆混动中小型战船,行动极为便捷。
很多船只甚至无需费力调转船头,只需号令一下,桨手们齐齐反向划水,整条船便能灵巧地“原地倒车”,迅速脱离危险区域。
上游,那些火船上的乡勇敢死队员们,眼见着敌军船队突然由靠近变为迅速驶离,顿时面面相觑。
“快!快追!莫让贼军跑了!”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嗓子,惊醒了众人。
他们准备了整整一宿,辛辛苦苦才搞出这个连环火船的阵势,哪能眼睁睁看着已经进入视野的敌军就这样轻易逃掉?同时升起风帆,拼命划动船桨,追赶后撤的红旗营船队
岸上,陈兆先也没料到红旗营水师的警惕性竟然如此之高,反应如此之快,见势不妙就直接逃跑,让他的精心布置瞬间落空大半。
“快!跑起来!跟上船队!护卫火船!”陈兆先急得大吼,催动麾下步兵沿河岸加速奔跑。
秦淮河上中游河道最宽处也才二十余丈,贼军只需在岸边安排数十名弓箭手放火箭,就能轻易引燃火船,让整个计划彻底失败。岸上必须有本方军队护卫,驱赶可能出现的敌方射手。
但那些火船本就是顺流而下,此时又升起了风帆,吃满了东南风,速度陡然加快。而岸上这些平日缺乏操练,营养不良的乡勇们,如何追得上?
拼尽全力跑不出半里地,就个个累得气喘如牛,汗流浃背,脚步越来越沉,与河面上本方火船的距离非但没有拉近,反而越拉越远,整个行军队列也变得散乱拖沓。
“废物!真是一群废物!”
看着快速远离的船队,陈兆先怒骂出声,却不敢再催促疲惫的乡勇继续追赶——追也追不上。
而且,才跑这么短的距离,队形就已经大乱。再跑下去,万一突遭敌袭,后果将不堪设想。
可他又不甘心就此放弃挫败红旗营水军的机会,只能强压怒火,下令道:
“保持队形!快步前进!”
因为红旗营水师过于警惕,秦淮河上的遭遇战没能如期爆发。而在秦淮河上游东岸,方山上的攻寨大战比预想中来得更快,此时甚至已接近尾声。
战机稍纵即逝,威武卫首批近千精锐才渡过秦淮河,都指挥使王弼便领着他们,抬着二十具特制小木筏(外侧蒙湿牛皮,内侧支撑结构加固),直奔方山敌寨而去。
已经抢滩成功,敌军慑于兵威也不敢出寨逆击,那么后续渡河的兵马便没必要在上游渡河,后续兵马提前运动至房山段河道西岸,渡河后就能立即投入攻寨战斗,形成连绵不断的攻击波次。
王弼亲率精锐人马抵近方山寨墙下后,立刻命令大部分将士以弓弩压制守军,掩护突击。
他本人则亲率两百余名锐士,以那二十具特质木筏作为超级巨盾,结成一个笨重却相对安全的冲击阵型,径直冲向敌军依山势修建的木制寨墙。
随后,便以火油罐奋力砸向寨墙之上,随即火箭齐发!
霎时间,多处寨墙段落烈焰腾空,浓烟滚滚,木制的寨墙在火焰中噼啪作响,守军被炙热的火焰和浓烟逼得连连后退,哭喊惊叫声四起。
待火势稍弱,王弼便亲率力士抡起巨斧,对着燃烧的寨墙玩命般地劈砍起来!
这座营寨原本设计驻守两万多大军,若是兵马齐全,防守得法,强攻必然要付出惨重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