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扫元txt在线阅读 > 第237章 重八的江宁之策(第2页)

第237章 重八的江宁之策(第2页)

“徐都指挥使,俺有个想法。咱水师那炮船,威力甚大,能不能直接开进江宁城护城河里?若是不能,待剿灭了元狗的水军后,能否将船上的火炮卸下来,让俺们直接轰垮城墙?”

费聚所部是第三批渡江兵马,今日上午才抵达当涂县,费聚没有亲眼目睹采石矶之战时,众炮齐发的震撼场面,只是从先期登陆的袍泽口中听得神乎其神。

说是几声霹雳巨响,便轰垮了元军苦心经营的矶上防线,这才使得卞元亨、常遇春等部能一举攻占天险。

由是,费聚对这种传闻中的“大杀器”充满了好奇与期待,想着若能用火炮攻城,红旗营日后横扫天下,岂不是如虎添翼,轻松许多?

徐达听闻此问,面上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为难。他下意识地先抬眼望向上首端坐的石山,见元帅微微颔首示意“但说无妨”,他才谨慎地组织语言,回答道:

“费镇抚,此事恐有些难处。其一,江宁护城河虽与秦淮河,部分墙段更是干脆以秦淮河为护城河,但河上有桥,水下恐有暗桩,小船通过无妨,我大型炮船无法驶入。”

他顿了顿,见众将皆无疑义,才继续解释道:

“其二,水师现役火炮,发射五斤铁弹,用于轰击野战木质工事,敌军战船,或杀伤人员确有奇效,但若用以轰击江宁这等大城的厚重城墙,恐力有未逮。

集中数门火炮,于极近距离连续轰击包铁城门,若命中精准,或可奏效。但守军若是事先在门洞内以砖石沙土重重堵塞,则火炮亦难奈何。”

徐达之所以在发言前要先请示石山,是因为这涉及军工机密和未来装备规划。

数月前,在巢湖试炮后,石山曾雄心勃勃地向徐达承诺,将铸造更大口径的火炮上船。

石山换乘快船离开后,细心的徐达在又亲自检查了试炮战船,发现仅发射两枚炮弹,承载火炮的杉木船板就便已经出现了轻微形变,形变处非常细小,若不是徐达慎重检查,还不一定能看得到。

这本是一件很不起眼的小事,但徐达却引起了高度重视——若换上威力更大的火炮,多门同时发射,会不会导致战船自行崩解,水师将士坠水而亡?

他不敢隐瞒,立即如实上报了此事。

石山才知道自己拍脑袋做了一个错误决定——由此才意识到当前以松木、杉木为主材的的战船,和其原本就不为火炮发射而设计的船型,难以承受大型火炮连续射击的巨大后坐力。

错误是自己的,石山自然不会责怪徐达驳他的面子,从善如流,还正式行文,表彰了徐达的慎重和严谨。

原有战船不抗火炮反作用力的问题确实要重视,但原有火炮威力不足,亦是事实,仍需改进。

所幸,主持铸炮的大匠马化回禀,试验型火炮为确保安全,膛壁故意铸得偏厚,其实存在优化空间,可适当削减其膛壁并保证强度。

最终,改进后的火炮重约七百二十斤,却能发射五斤重的弹丸,威力提升了不少。

同时,匠作院也依据石山提出的要求,设计了带有缓冲机构的“架退式炮架”,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后坐力对船体的冲击力。

加之水师年后突袭江浙行省元军船队,截获大批大型战船,也为火炮上船提供了更好的操作平台。

即便如此,徐达仍是慎之又慎,精选了最为坚固的战船,并命工匠对其关键部位进行额外加固,才使得此船能勉强承受六门火炮的齐射。

采石矶一战,炮船大显神威,但也暴露出持续炮击对船体结构造成的损耗超出预期。

战后,徐达亲自登船,仔细检查了炮船结构和性能后,命张德胜从船上撤下了四门火炮,装在另一艘大型战船上。

单面只有两门火炮的战船,只能充当掩护火力。但若还是将这些火炮全装在一艘战船上,恐怕打不了几仗,这艘宝贵的炮船就要报废了。

徐达已经向石山汇报了此事,并请求将几个月后才能交付的第二艘炮船,由原有设计装载十二门火炮,减少为十门(包含船艏、船尾各一门)。

石山由此也不得不先放弃舰船巨炮的梦想,未来若想搭载更多或更重型的火炮,必须使用特制硬木,专门设计建造真正为炮战而生的炮舰。

现有民船改造的炮船,只能暂解燃眉之急,当不得大用。

帐内诸将,除了毛贵等寥寥数人,大多都不知道炮船背后复杂的技术难关和装备限制,对炮船抱有不切实际的期待,徐达既不能打击众将信心,也不敢妄下保证,故而回答得颇为谨慎。

但他的意思已经很明确了:攻克江宁城,不要依赖现有船载火炮的破城能力。

抚军卫第三镇抚使朱重八与徐达乃是同乡,二人首次相见,还是在此等高级军议上,朱重八倍感亲切,见众人讨论焦点似乎过于乐观而偏离战术核心,暗感自己的机会来了。

他刚要出列,与徐达互动,却不防被站在他前面的另一人抢了先。

抢先出言者乃是卞元亨,他上前一步,向毛贵礼貌地点头示意,接过了毛贵手中的竹鞭。

这位因在渡江适应性训练中表现突出,而被石山钦点为抢滩先锋,继而凭借攻占采石矶的首功新晋擢升的镇抚使,首次出席高层军议便显得非常沉着冷静。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