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扫元txt在线阅读 > 第223章 乱世别离与新生(第3页)

第223章 乱世别离与新生(第3页)

毕竟,亲眼所见,红旗营连流民临时安置点都能打理得有模有样,只要自己肯踏实干活,总不用担心饿死。

至于以后,等联系上重八,再看他的安排吧。

潘勉离开后的第四日,乙字二号营地的这批流民终于等来了正式安置的通知。

而李贞的一家,也从两口人变成了四口——隔壁那刚刚丧夫的阎氏,带着幼女,自觉难以在这乱世中独自生存下去,夜里来到李贞的帐篷,哭求着希望能依附他。

李贞其实早发现了阎氏平日里虽然故意散乱着头发,脸上总脏兮兮的,其实很有几分姿容,性子也颇为温顺,当日为了求他收留,还特意梳洗了一番,更是让他心动。

而自从保儿娘去世后,身边没有个女人操持家务,缝补浆洗,确实过得很糟心,便应了下来。

只是,如此一来,再要去寻前妻的弟弟朱重八,就显得有些尴尬了。

但乱世便是如此,活下去才是第一位需要,日子再怎么凑合凑合,也总要过下去。

李贞原本以为,同在乙字二号营的流民,安置时也会被分在一起,彼此有个照应。等到真正分配时,他才知道事情远不是自己想的那么简单。

先是王管营出面,以家庭为单位,将所有等待安置的流民重新分成了六个小组;然后,又依据一套复杂的编号顺序,将他们这六个组,与来自其他临时营地的流民队伍进行了混合编组。

李贞敏锐地发现,混合编组后的流民大队,各个组的男女比例、老少构成都被调整得比较接近,显然是为了平衡未来安置点的劳动力结构。

分配完毕后,所有人被引导着登上停靠在淮河边的船只。经过一段水路,他们抵达了濠州地界。

在这里,流民队伍再次停了下来,并且汇入了更多的人员——不仅有从其他地方汇集而来的流民,竟然还有大量从宿州、徐州、萧县等芝麻李名义控制区内,有计划、有组织迁徙过来的百姓!

这些人也被打散,与李贞他们这些流民再次进行了混合编组。

这件事,让李贞感到颇为震惊。

因为保儿识字快,加上前妻弟朱重八是红旗营军官的关系,王管营偶尔会跟他透露一点无关紧要的消息。

李贞由此才知道,原来北边威名赫赫的徐州红巾军大头领芝麻李,竟然也暗中听从石元帅的号令。

可是,徐州那边眼下似乎并没有大规模的战事,石元帅为什么要费这么大周折,主动迁徙这么多百姓南下呢?他心中隐隐感觉这件事背后透着蹊跷,却也不敢瞎打听。

在濠州完成了重新编组,并休整补充了一日后,庞大的迁徙队伍才再次分批启程。

好在接下来的行进路线,已经完全处于红旗营的控制区以内。沿途的村社似乎早已接到通知,提前准备好了热饭热水和临时的歇脚点。

这一路虽然天寒地冻,跋涉非常辛苦,但红旗营组织有序,补给及时,至少再没有出现流民大规模冻饿倒毙路边的惨状。

队伍不断地分流,奔赴不同的方向。

最近的一批被安置在了定远和怀远,还有一部分去了滁州,大部分人还是继续南下,进入了庐州路境内。

当然,作为首批启程的安置对象,李贞并不知道这庞大而严谨的安置计划全貌。

他只知道自己所在的这一支队伍进了庐州路以后,又经过了一次分流。他这一群人最终被带到了舒城县以西的一片区域内。

在这里,他们这支以家庭为主的队伍,又补入了百余人。

但这一次补入的人员情况比较特殊——清一色全是青壮男丁!而且很多人身上都带着一股子剽悍之气,眼神警惕又带着一些茫然。

事后,他们才知道,这些人全是上次徐州大战中被俘的元军士卒,他们在经历了漫长的改造和“学习”后,也被重新纳入了安置体系。

而他们最终抵达的安置点,那些一排排新搭建起来的简陋屋舍,以及周边那些已经初步开拓出来的田地,便是这些战俘提前完成的劳役成果。

这个发现,让李贞又紧张了好一阵子——毕竟,他家新凑合的婆娘阎氏确实有几分姿色,身边一下子多了这么多曾经上过阵见过血的光棍汉,难免会让人担心。

好在,红旗营治下的管理确实严格。

一路上,少量不服管教的刺头,早在一次次整顿中被收拾得服服帖帖。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集体生活和思想灌输,这些曾经的战俘和流民一样,也逐渐适应了被红旗营的各种规矩约束和规范的日子。

眼见终于能真正安顿下来,开始属于自己的新生活,绝大多数人心里都充满了期盼,没几个人还会不知死活地在这个时候闹事。

更让李贞惊喜是,在抵达这片被命名为“舒城第三混垦营”的安置点,参加全体新居民安置大会时,他居然在台上看到了一个熟人!

只见点将台上,那位熟悉的独腿老兵精神抖擞地站在那里,虽然换上了一身更整洁的管营服饰,左脸颊上那道狰狞的伤疤依旧显眼。

他目光扫过台下既期待又不安的新居民们,声音洪亮,带着让人安心的力量:

“欢迎诸位来到舒城!从今天起,这里就是你们的新家。俺是咱们这个混垦营的管营——潘勉!”

()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