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数十倍?这……这如何可能?!”
这完全颠覆了他作为资深布商的认知极限。
松江织机纺车,在周闻道心中已是当世巅峰,效率提升数倍已是奇迹。
十倍?数十倍?
那简直是神话传说中鲁班仙师的手段!人力岂能为之?
但下一刻,周闻道又联想到黄道婆只是一个流落天涯的弱女子,尚能凭一己之力革新整个行业,开创松江布业的盛世。
这世间藏龙卧虎,惊才绝艳的工匠何其多?
如今,元帅已经指明了方向,就真不能再进一步吗?
这个念头如同野火般在周闻道的心中蔓延开来,瞬间点燃了名为“可能性”的疯狂火焰。
他声音带着无法抑制的颤抖,充满了惊疑、震撼,以及一丝连他自己都不敢相信的微弱希冀,身体都不由自主地向前倾去,几乎是下意识地追问:
“元帅,莫非……莫非元帅已经做出了这等神异的机器?!”
“哈哈哈!”
石山看着周闻道那副从极度震惊到陷入狂想的表情,不由得朗声笑了起来。
“我又不通织造之术,如何能凭空造出这等神物?”
笑声渐歇,石山的眼神却骤然变得无比明亮,仿佛蕴藏着跨越时空的智慧。
他想起后世那个因珍妮纺纱机和飞梭而天翻地覆的世界,那由小小织机引发的滔天巨浪,足以席卷旧时代的一切尘埃。石山缓缓开口,语调变得低沉而充满神秘的诱惑力:
“不过嘛……”
他拉长了语调,带着一种引人入胜的神秘感。
“自从孙悟本将那套松江织机千里迢迢运抵合肥,我便抽空亲自去工坊看了几次。”
石山仿佛陷入了回忆,手指无意识地在粗糙的桌面上划动起来,勾勒着无形的机械轮廓。
“还特意请了几位经验老到的织妇,让她们现场演示,细细讲解其中关窍。这看也看了,问也问了,日思夜想之下,倒是模模糊糊地生出了几个不成形的想法。”
他踱回案前,目光灼灼地盯着桌面,仿佛那里正摆放着一台正在运转的机器模型:
“比如,那三锭脚踏纺车,为何只能是三锭?是织工单凭脚力,只能驱动三枚纱锭旋转?还是说机器的结构本身,就只能容纳三锭?若是五锭呢?十锭呢?甚至……五十锭呢?!”
石山抬起头,目光如电射向周闻道,抛出第一个惊雷般的构想。
“若是以奔腾的江河之水为力,驱动巨大的水轮,再以精密的齿轮、皮带传动,带动数十、甚至数百枚纱锭同时飞转!那景象……那效率……又将如何?!”
周闻道只觉得脑袋里“嗡”的一声,水力驱动?!同时驱动数百纱锭?!光是这个画面,就让他浑身血液瞬间冲向头顶,几乎要冲破天灵盖。
这已经不是提升效率,这是要颠覆整个纺纱行业!
“还有那去籽搅车。”
石山的手指在桌面划出一条轨迹,模拟着搅车的运动。
“全靠人力推拉,壮汉也难免气喘吁吁,费时费力。若是以健壮的骡马之力,或者同样借助那滔滔不绝的江河水力来驱动,使其日夜不休地运转,效率又将提升几何?”
“至于那织机上的梭子穿梭……”
石山的手指在桌面两端快速点动,模拟着梭子往复。
“全凭织妇双臂之力,一下,一下,缓慢地推送、拉回!不仅效率低下,更限制了布匹的宽度!”
他眼中精光爆射,猛地向前一挥手,仿佛要将无形的障碍劈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