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此理!”
云重重点头,应道:
“直接撤回六合肯定不行,这一路太远,必会被敌军尾随追杀,还会干扰都指挥使攻城大计。俺的意思是,能不能在途中选个合适的地方,杀他一个回马枪,打疼他,最好能一口吃掉!”
两人都是经验丰富的战将,脑中急速回顾南下这一路周边的地形,很快就想到了一个地方,几乎是异口同声地道:
“将军庙!”
那是一片滁河水流湍急的回湾处,河道在此拐了一个大弯,形成一片滩涂和茂密的芦苇荡,旁边还有一片地势略高的杂木林,正是设伏的绝佳场所。
长芦寨离瓜步要塞不到三十里,长芦寨对于瓜步,其战略意义犹如瓦梁垒之于六合。
此地若失,瓜步要塞将直接暴露在红旗营兵锋之下。
因此,当沿途烽燧狼烟升起,示警有红旗营兵马出现在长芦寨以北时,驻守瓜步的“义兵”万户唐继祖未做太多犹豫,便亲率麾下两千主力人马急速北上。
其人的意图是与长芦寨守军里应外合,将这支孤军深入的红旗营偏师一口吃掉。
见到唐继祖亲率援军赶到,留守长芦寨的义兵千户急忙迎了出来,惊魂未定地道:
“万户!红旗营那帮贼子已经向北边逃窜了,走了不到半个时辰!”
唐继祖本见长芦寨未破,心下稍安,听闻敌军已逃,追袭的念头便淡了几分。正想就此收兵,固守要地,却听那千户又补充道:
“他们人马看着不到一千,还押着好多咱们被抓的乡勇,跑得慌慌张张,狼狈得很,跑不多时,就有乡勇趁机逃脱,赶到俺们长芦寨来了。”
自红旗营崛起,野战中从未败于元军之手。
唐继祖初时还保有警惕,但一听对方兵力不到自己的一半,且逃得如此仓皇,甚至出现了溃散迹象,那颗渴望军功的心顿时炽热起来。
若真能击溃,甚至全歼一支红旗营兵马?
那俺唐某人岂不是一战扬名了!
唐继祖心头火热,连忙强压激动,问道:
“你这寨里,现在还能抽出多少能打的乡勇?”
“四——”
那千户本想说四百人,但看唐万户眼神热切,又想到北面诸寨已破,若不能将这股兵马吃掉,长芦寨时刻都会面临红旗营的再次进攻,便把心一横,牙一咬,道:
“六百!能抽出六百敢战的弟兄!”
“好!”
两千对一千,本来就有很大胜算,再加上六百乡勇,想输都难!唐继祖大喜,下令道:
“你把他们全都带上,赶紧跟上来,建功立业,就在今日!”
兵贵神速,唐继祖说完,也不等寨中乡勇完成集结,便催促本部人马,沿着溃兵留下的踪迹,加速向北追击。
一路上,果然不断遇到三三两两,乃至成群结队脱逃出来的六合乡勇。
唐继祖起初还怀疑是不是贼将设计诱骗自己深入,待仔细盘问了这几伙乡勇原先所属寨堡、头领姓名等情况,竟都能对答如流,方才疑虑尽去,相信红旗营是真的溃败了。
一想到红旗营偏师仓惶撤退,甚至不惜丢弃拖慢行军速度的俘虏。唐继祖便仿佛看到了自己亲率精锐,将贼将斩落马下的画面。
此战大胜就在眼前,千万不能放贼军逃脱!
唐继祖不再犹豫,果断催促大军加速前进。
但他还是留了一个心眼,留下少许人马,将这些沿途逃脱的乡勇收拢起来,给他们准备简易兵器后,就立即跟上大队人马助战。
途中,溃兵的数量越来越多,最大的一股竟有五六百人,个个面露惊恐,诉说着相同的经历:
红旗营初时还分兵近一半的兵马,裹挟他们逃跑。后来,带队的红旗营将领嫌乡勇们磨磨蹭蹭,害怕会被追兵追上,就干脆把他们都扔下不管了。
“哈哈哈!天助我也!贼军心怯,合该唐某立此大功!”
唐继祖骑在马上,放声大笑。到这一刻,汇聚到他身后的“大军”已经超过三千五百之众,虽然队伍因急速行军,队形拉长到近两里,明显有些散乱。
但在他看来,这简直是滚雪球般的胜利前兆。贼军也是一路溃逃,想来队形只会比本方更加散乱。
“陈千户!”
唐继祖仿佛已经看到自己踏着红旗营的尸骨,加官进爵的场景,意气风发地下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