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破阻战毛贵显功
宿州,红旗营中军大帐,帐帘高卷,众将聚集。
大帐靠后位置,一张手绘的简易舆图悬挂在木架上,图上山川河流、营寨道路标注分明。
殷从道手持一根磨得光滑的竹鞭,站在舆图前。这位原合肥守将自归顺石山后,便被调入元帅府任参谋军事,受朴道人节制,与王宗道成了同僚。
他已经四十七岁,对掌军作战没有太深的执念,深知这是石元帅对自己的保护,倒是没啥怨言。
此刻,殷从道正以竹鞭轻点舆图,声音平稳清晰地介绍着军情:
“元军在睢水以北,构筑了第一道防线。”
竹鞭从舆图上一条蜿蜒的蓝线(睢水)向北移动,划过一片区域:
“此防线西起夹沟,东至朱寨,宽约二十里。共建有大寨两座,扼守交通要冲;小营十座,互为犄角,散布其间。分布大致如图上所示。”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帐中诸将,补充道:
“据营寨规模,灶烟痕迹及零星俘虏口供综合判断,驻守此防线者,皆为元军临时征召的团练乡勇,总兵力预计在六千至一万之间。”
汇报完毕,殷从道微微躬身,退至一旁。目光不经意间掠过坐在石山右前侧的左君弼,心头泛起一丝难以言喻的波澜,想起了已故的左武。他迅速压下这不合时宜的杂念,垂手肃立。
“好!殷参军辛苦。”
石山并未因天气酷热而解甲,只卸了兜鍪,露出梳理整齐的发髻。他目光炯炯,转向自己左前侧坐着的宿州众将。
“这一带的地理、水情和道路情况,诸位皆是本地人,常年驻守宿州,比殷参军更为熟稔。对此敌情,可有破敌良策?”
“这有何难?!”
薛显猛地站起,魁梧的身躯像座铁塔,蒲扇般的大手一挥,大咧咧地道:
“元狗摆的什么烂阵!全是些没打过仗的泥腿子乡勇,立营更是乱七八糟,全无章法!无非仗着人多点,寨墙厚点,当个缩头乌龟不好啃罢了!”
他环视帐内,目光在彭、赵二人脸上停留了一瞬,道:
“给俺老薛五千兵马,最多三日,定将这些碍眼的土围子连根拔起,扫得干干净净!”
宿州诸将大部分人跟石山接触的时间都不长,还没有适应石山鼓励部将畅所欲言的议事风格。见脾气火爆地位又高的薛显抢先定下调子,一时间都噤了声,无人敢轻易接口反驳。
石山见一个身材不高的年轻将领嘴唇微动,眼神闪烁,似乎有话想说,却又碍于薛显的威势和自身资历浅薄而强自忍住。点名道:
“毛贵,说说你的看法。”
毛贵乃下邑人,投军时间较晚,之前虽奋勇杀敌,屡立战功,但彼时彭、赵二部麾下利益格局基本固化,只做到了百户。
李喜喜公开与彭、赵决裂后,他原来的千户畏战,又不想错过巴结石山的机会,便将素有练兵之才,言谈不俗的毛贵推了出来。
李喜喜所部急剧扩充,正缺人才,亲自考察毛贵后,破格提拔他为副千户,使其得以列席今日的军议。
进帐时,众将已经唱过名,但毛贵夹在一群宿将之中,毫不起眼,万没想到石元帅竟能记住自己的姓名,还当众点名询问,心头一震,一股热血瞬间涌上头顶。
毛贵猛地站起身,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内心的激动与紧张,抱拳朗声道:
“禀元帅!末将确有些浅见!”
他走近舆图,拿起竹鞭,指向睢水防线,道:
“殷参军方才强调,此乃元狗第一道防线。此防线之后,是否还有第二道?第三道?其兵力几何?部署如何?我军斥候虽已尽力,但时日尚短,对此尚未完全探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