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罢,常遇春作势就要甩动胳膊,石山赶紧将他按住,道:
“就算你没有受伤,最近有战事,也不会再安排你上阵。”
有仗也不能打!
常遇春顿时急了,脱口而出:
“为甚?”
见他这副急躁的样子,石山又想到了悍勇不下常遇春的薛显,没有急着解答这个问题,而是问他:
“你可识字?”
“俺——”
石山要求麾下军官都必须识字,常遇春好歹在教卫营待过几天,自然知道这点。
他确实不识字,可不识字,就不能带兵打仗么?
其人虽然心里有些不服气,但片刻前才表态要为元帅效死,马上就闹别扭,却有些拉不下面皮。
“俺可以学!”
石山很满意常遇春的态度,谆谆善诱道:
“一夫之勇,在小规模战斗或是冲击乌合之众常能建功,但若是超过万人甚至十万级别的大战,敌方阵列严密,长短兵配合有序,你便是再神勇,又能冲跨几阵?”
常遇春并非无脑莽夫,清楚自己无论是收服大洪山山贼,还是先登破城,都不只是他个人的功劳。
没有红旗营打出的威名,只凭他一人,绝不可能降服刘聚;没有“苦役营”将士和友军通力配合,他能不能杀上城墙都两说。
他现在才统率一个甲等营,元帅就提到十万级别的大战,显然是对他有更高的期待。
“元帅是想让俺先练好兵?”
“对!”
石山见常遇春如此上道,颇为欣慰,道:
“一夫之勇,终究有上限;合军之力,方能无穷。你能有多大成就,就看你能将多少兵。”
武将统兵,谁会嫌兵马少?
当然是越多越好!
只是,常遇春虽然没见识过万人以上级别的大战,但怀远之战只有千来人的攻防面,战场就已经很嘈杂了,知道自己现在最多就能将一两百人。
再多些,光靠大嗓门吼,就很难保证在嘈杂的战场上,所有将士能听到自己的命令。
但谁都不是天生就能统率上万兵马,无非就是旗鼓信号之类,还能比百般兵器更难学?练就是了!
常遇春很快就燃起了斗志,道:
“俺现在最多将几百兵,但以后肯定能将上千,上万!”
“有志气!”
石山先扬后抑,道:
“军中能战的袍泽可不止你一个,想要多将兵,好好训练吧。”
常遇春本想说其他人哪能跟自己比?却又想到各营指挥使都有些手段,终究不敢说大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