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扫元全文免费阅读 > 第254章 安私人重八入案(第4页)

第254章 安私人重八入案(第4页)

石山见好就收,转回正事,语气重新变得严肃,道:

“说吧,朱重八为何要在军中安插这些私人?那几个军法官又为何会集体知情不报?”

周十二迅速收敛心神,认真组织语言,汇报此事的调查结果:

“时间紧迫,末将不敢大动干戈,只是通过私下问话摸了个大概。”

石山有意限制绣衣卫的权限,强调调查取证需合规,明令禁止擅用刑讯手段。

周十二此次调查又不能干扰部队的正常训练,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摸清基本脉络,已经算是效率颇高了。石山点了点头,示意他继续讲下去。

“据查,朱重八升任抚军卫第三镇镇抚使后,曾寄信给乡党周德兴,委托他代为修缮其父母的坟茔,以尽孝道。事后,周德兴便从钟离老家赶到了和州军中。

朱重八有心将其留下以为臂助,便寻了个机会,与驻镇军法官秦双商议此事。”

话说到此处,周十二显得有些犹豫和纠结,但最终还是不敢有任何隐瞒,如实禀告道:

“那时,绣衣营还未升格为卫。据旁证所述,秦双这厮或许是自觉在绣衣营前途有限,升迁缓慢,又见朱重八战功不俗,前途光明,且对自己极为拉拢亲近,便认为这是一次难得的投靠机会。

想着日后朱重八若能高升,定能照拂自家子弟前程。他便主动揽下了此事,利用其影响力,逐一劝说,安抚了另外五名知情的军法官,让他们对此事保持沉默,不要上报。”

周十二顿了顿,见元帅并未发怒,补充道:

“周德兴投军的消息传回朱重八老家后,其侄子朱文正等五人,闻相约一同赶到和州投军,均被朱重八通过类似手段安置了下来。”

此事的性质,可大可小。

往严重了说,结党营私,培植个人势力,甚至栽上一个“蓄意谋反”的帽子都能沾点边;但若是轻拿轻放,也可以定性为“徇私情而坏公法”,属于严重的纪律问题而非政治问题。

周十二目前只是通过问话了解了基本情况,相关证词和物证尚未完全固定,涉案人员的具体动机和作案细节也有待进一步核实。

因此,他的汇报便力求客观,只是陈述事实,不敢随意掺杂个人判断和定性。

但石山是何等人物,立刻从这简要的汇报中听出了关键所在,面色凝重地追问道:

“如此说来,是朱重八主动主导了这一切?”

周十二清楚自己作为军中监察机构的负责人,只能是元帅的“眼睛”和“耳朵”,负责提供尽可能客观的情报,而不应该做出带有倾向性的判断,更不能擅作主张替元帅下结论。他坚持原则道:

“目前证据链尚未闭合,末将……末将不敢妄下结论!”

石山盯着周十二的目光中,不易察觉地闪过一丝欣慰。转而问道:

“那你根据目前掌握的情况判断,军中其余各部,是否也存在类似的情况?”

周十二咽了口口水,感觉喉咙有些发干,艰难地回答道:

“末将以为……此事应该不是普遍现象,元帅治军严谨,我军军纪总体是严明的。但各营、镇、卫情况各异,主官性格作风也不同。想来……在一些监管松懈的角落,或许还会有一些类似的问题。”

一切制度最终都要回到“人”这个核心因素上。是人,就有七情六欲,就有亲疏远近,就难免会因为私情、利益或侥幸心理,而导致执行制度变形走样。

触犯制度红线者,无论何人,必须受到严惩,这是原则,更是事关红旗营大业兴衰的根本,不可动摇。

但靠兴大狱,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还会制造新的问题。如何完善制度,加强教育,使得更多的人不愿、不敢、不能再触碰制度红线,才是下一步更需要努力的方向。

石山对制度执行过程中的挑战早有心理准备,并未感到意外,平静地道: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绣衣卫经此一事,必须严加整顿,堵住漏洞。你准备如何入手?”

()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