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扫元全文免费阅读 > 第245章 大鱼出动好收网(第3页)

第245章 大鱼出动好收网(第3页)

知子莫若父,陈野先清楚长子还是有能力的,摆手示意陈兆先继续讲。

“上策便是趁红旗贼偏师猛攻钟山营寨之际,我军尽起精锐北上,直扑其泊于秦淮河内的水军船队,若能一举焚毁其战船,则其已经渡河的偏师便成了无根之木。

届时,我军再乘胜与钟山守军和城中官军相互呼应,三面夹击正在攻山的贼寇偏师,定可使其首尾不能相顾,必能大获全胜!”

陈野先闻言,眉头终于稍稍舒展。其部之前能稳守方山而不遭敌军袭扰,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提前控制了上下游的渡船,令敌军望河兴叹。

但今日上午秦淮河一战,红旗贼水军已经强行突破封锁,驶入秦淮河中游,让他陷入了极大被动。

若能抓住这个机会,狠揍其水军一顿,哪怕不能全歼,只要予以重创,夺回部分河道控制权,那么无论后续是战是走,“义兵”手中的主动权都会大得多。

至于是否要进一步攻打敌军北岸偏师,陈野先认为还需慎重——至少要在摸清敌方到底在钟山方向投入了多少兵力,战况究竟如何之后,才能做决定,绝不能盲目出击。

“好!”

陈野先终于下定了决心,吩咐道:

“布德,你今晚就立即着手准备火船、柴薪、油料等水战之物,并精选熟悉水性的敢死之士。明日一早,多派精锐探马,务必查明敌军在城东的详细动向!

若果真有机可乘,为父便亲率大军北上,雷霆一击,务必一举荡平此股猖獗之贼!”

陈兆先先前提到了“要么战,要么走”,而陈野先只详细询问了如何“战”,却对如何“走”只字未提。并不是他忘了,而是因为没必要问。

南面的溧水州已经遭红旗贼围困,还曾遣使请他出兵救援,溧水不可去,唯一可能撤退的方向,只剩下东面的句容县了。

然而,“团练乡勇”这四个字,核心在于一个“乡”字。他江宁陈氏一族的田产、宗祠、人脉、威望,尽在本乡本土。麾下这支军队是半耕半兵的乡勇,依靠脚下的土地才能维持这两万余“兵”。

若是轻易弃地而走,放任贼军占据江宁,他们便将失去赖以生存的根基,瞬间从称霸一方的豪强变成看人脸色的丧家之犬,而放眼整个江南,又有几人有这么大脸色,能养活他两万多兵马?

到时候,手下这帮家小产业都在江宁的乡勇,绝不会心甘情愿地跟随陈氏父子背井离乡。即便强行裹挟而去,失去了本地的钱粮来源,他又拿什么来养活这两万多张吃饭的嘴?

“走”,是绝路,是万不得已之下最后的选择。

此战,是不得不战!是为了身家性命而战!

陈氏的利益全在土地上,自然没有闲钱去供养一支能够正面抗衡红旗营水师的舰队。但方山地处秦淮河上游,占据地利,想要突袭下游的敌军船队,未必就需要堂堂正正的水军对决。

陈兆先行动迅速,当夜便命人找来军中工匠和熟悉水性的老手,劈砍木材,捆绑柴草,搜集火油,连夜赶制了数十艘火船,并遴选了数百名不畏死的悍卒。

待到次日辰时,一切水战准备均已就绪。陈野先也下令麾下各部人马饱餐战饭,检查兵甲,人不解甲,马不卸鞍,随时准备开拔,出击敌军。

巳时刚到,几匹快马便驮着浑身汗水的探马,匆匆赶回方山大营。

“报——元帅!贼军在天亮之后便大举出动,无数兵马正沿着山道向钟山之上开进!看其旗号规模和队伍长度,至少……至少有八千人!”

其实探马判断这支红旗军接近万人,但考虑到钟山之上仅有一座寨堡,驻守元军不过两千,进攻兵力再多也难以完全展开,故不敢把数字说得太满,以免判断失误承担责任。

不过,八千和近万,在当前这个语境下的区别已然不大——核心信息就是红旗营在秦淮河北岸的偏师主力已经倾巢而出,正在全力围攻钟山上的寨堡。

方山距离前线毕竟有相当一段距离,消息传递难免滞后,无法实时掌握最新的战场动态。陈野先并不怀疑自家探马的判断,但他更关心的是江宁城中守军的动向。

红旗偏师主力尽出,攻打钟山,城中守军若是依旧紧闭城门,毫无反应,那就很可能意味着其中有诈!或者,集庆路达鲁赤达尼达思那个老狐狸,就是想坐视他陈野先与红旗贼拼个你死我活。

若是如此,他肯定不能贸然进军。

“城中的官军呢?可有出城迹象?”

“没有!”

探马并不知道陈元帅担忧什么,只能如实回禀,道: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