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扫元在线阅读 > 第239章 论更替大师顿悟(第2页)

第239章 论更替大师顿悟(第2页)

石山说不急,并不是安慰冯国胜和麾下众将,而是早有心理准备,他转过身,语气平和地道:

“用兵之道,贵在知己知彼。我们站在此处,就是要看清楚这江宁周边的山川形势,找出敌人的弱点,寻找更适合进军的位置,以修改完善进攻方案。”

冯国胜倒也不是急躁,只是身为骑兵将领,本应该统率本部人马,追逐屠杀训练不足的团练武装,却因秦淮河水横亘在眼前,隔绝了骑兵驰骋的道路,还得防备敌军渡河威胁本方后路。

这种有力难施,被动戒备的感觉,让习惯了冲阵杀敌的冯国胜颇不踏实,当即故作委屈地抱怨道:

“末将明白元帅的意思,只是觉得,如此规模的大战,我骁骑健儿却只能四出哨探,充当斥候,未免,未免有些大材小用了。

将士们都在问,什么时候才能纵马冲杀,莫不是只能整天蹲在河边看对岸的动静?”

石山深知冯国胜闻战则喜逢战必疯的性子,他既然将宝贵的骑兵力量带过长江,自然不会仅仅让他们负责侦察任务。他拍了拍栏杆,语气肯定地安抚道:

“江南大好河山,很快便有你们纵马扬威的时候!”

说罢,石山又转过身,目光投向正北方向的江宁城。

江宁城与崇教寺的距离,比起方山,更为遥远,但屹立在佛塔顶层,极目远眺,仍能依稀望见这座周长二十余里的巨城(注)模糊而雄伟的轮廓,如同一头沉睡的巨兽盘踞在山水之间。

众将的视线也随着石山收回,落在江宁城南面,秦淮河以南的广阔地域。

但见良田无数,村落棋布,河沟纵横,道路交织,其人口密度与繁华程度,远非江北之地可比,好一派鱼米之乡,富庶繁荣的景象!

石山身侧及身后,捧月卫都指挥使龚午、擎日卫都指挥使常遇春、忠义卫都指挥使左君弼、威武卫都指挥使王弼,以及几位被特许随元帅一同登塔的镇抚使,

望着这片即将攻取并赖以立足的基业之地,无不心潮澎湃,豪情满怀——这片江南锦绣之地,将是红旗营霸业腾飞的新起点,但也需要众将士用热血与生命去攻取和守护。

所幸,石元帅审时度势,选择的渡江时机非常好,正赶上江浙行省兵力最为空虚薄弱之时。

或许攻取此城的代价,会比预想中小上许多。

左君弼此前据守的合肥城亦是雄城,城墙长达四千七百余丈,仅比江宁城墙略短。深知城池并非越大越好,城墙越长,意味着需要防守的面越广,出现漏洞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忍不住开口,道:

“元帅,江宁城如此庞大,元狗守军却仅有八千之数,分摊下来,防守必然捉襟见肘,想必会有许多薄弱环节可供利用吧?若是能找到这些弱点集中攻击,或可事半功倍。”

“嗯!”

石山点头,同意了左君弼的判断。

江宁如此规模的城池,仅有八千人防守,兵力确实单薄,难免会有疏漏之处。

但他更深知江宁绝非合肥可比,此城背倚钟山,面朝秦淮河,更有玄武湖为天然屏障,护城河既宽且深,地形之利远胜合肥。

红旗营兵力虽众,但在如此复杂的地形前,实际能展开的有效攻击面其实相当有限。绝不能因元军防守兵力不足,便心生轻视,认为可以轻易攻克。

石山的脸色重新变得严肃起来,沉声道:

“江宁乃形胜之地,虎踞龙盘,背山依水,城防体系虽遭元狗自己破坏,短时间内难以重筑完备。仍需从长计议,稳扎稳打,不可贪功冒进。”

石山转向一旁的威武卫都指挥使,唤道:

“王弼!”

虽然先前因方山敌军隔断通道,导致率部东进句容县的计划只能延后,但王弼的脸上并无半分懊恼之色,反而因为可能接下新的重要任务而目光炯炯。

听到元帅点名,王弼立刻挺身上前,声若洪钟地应道:

“末将在!”

石山的手指再次指向东南方向,命令道:

“威武卫全军,驻守牛首山一线,你部的任务是:彻底清除盘踞在牛首山东南侧的所有敌军寨堡,并严密监控秦淮对面,严防方山之敌伺机渡河西窜,袭扰我军粮道!”

清剿乡勇寨堡并驻防此地,看似很简单,实则责任重大。

并不是每天都有如今日这般晴朗天气,敌军小股部队若趁阴雨或夜色掩护潜行渡河,极难及时发现。这就要求威武卫能尽快拔除牛首山东南的敌军据点,并借这些据点巡察掌控周边。

当然,牛首山本身的地形也限制了方山元军大规模出击的路线。

在水师解决掉龙窝水军残部之前,红旗营的补给线位于牛首山以西,只要王弼能牢牢掌控住牛首山这道屏障,元军就很难对大军后勤造成实质性威胁。

王弼也算是沙场老将,自然明白其中的利害,当即慨然领命,掷地有声地道:

“末将定为元帅守好大军后路与粮道,元狗不来便罢,若敢渡河来袭,定叫他们片甲不得回返!”

石山清楚王弼善于捕捉战机,才将其部部属在此,具体的战术用不着他再强调,满意地点点头。随即转身,准备下佛塔。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