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扫元在线阅读 > 第235章 征天下岂有捷径(第3页)

第235章 征天下岂有捷径(第3页)

简单地翻看了户籍和田亩资料后,石山又来到了城内的官仓和府库。

户曹和兵曹派来的吏员们正忙得满头大汗,清点着库内堆积如山的粮秣、布匹、军械和银钱。见元帅亲临,一名负责的小吏连忙跑过来汇报。

库房内的实物与账册记录自然存在一些出入,盘亏的现象在所难免。但令石山有些意外的是,差额并未大到离谱的程度,贪腐程度在大元朝的地方官府中,甚至能算是“中等偏下”的水平。

仅凭这一点,那位选择跳河殉节的太平路总管靳义,似乎也值得一个相对“体面”的死法了。

此刻,当涂城内的局势已经基本稳定下来。除了负责巡逻警戒的部队,大部分官兵均已返回临时划定的营地,进行紧张的战后总结工作,并抓紧时间休整。

下一步攻打江宁的计划,须等待水师护送第二批部队渡江后才能进行部署。

石山来到忠义卫军营,亲自参与了忠义卫第五镇(邓友隆所部)的总结会。

看得出来,邓友隆非常用心,此战有功的将士,他不仅能叫得上名字,还知道其家庭信息——这才是石山征战天下的根基,不能亏待,每个用心对待士卒的将领,都值得奖掖。

元帅亲临一线开会,自然少不了一番激励将士的讲话。

杀敌立功光耀门楣的大话肯定要讲,但石山更侧重于将士们的切身利益,主要讲了三点:

一是再次强调攻取江南的重要意义——获取稳定的钱粮供给基地,只有在江南站稳脚跟,才能让将士们每日都能吃饱,每个月都能领到足额军饷。

若是不幸阵亡,其家小也能领到足额的抚恤金。

二是描绘美好的未来。所有将士都能分到田产——当然不可能全是寸土寸金的江南田地,石山的计划中,土地分配还是以地广人稀的江北为主。

如此,即便将士们日后因年岁渐大而退役,也能有一份生活保障。

这些田产当然不是军户的卫所田,就算给所有军户重新分田,只要压榨军户的组织模式不变,最多三五十年,这项制度还是会破产。

石山原身就是军户,太了解军户制度的落后和黑暗了,自然不会再压榨自己的追随者。

实际上,全取庐州后,石山就在推行分田政策,只因土地有限,分田的面还不够广,暂时只限定为有功将士。

三是宣布解读一个正在筹备中的机构——军法司。

绣衣营原本既管纠察,又要核实和处理一般违纪事件。若是严重违纪,则需报石山复核,并做出最终处理决定,这种模式只适合军队规模较小,驻地相对集中。

随着各卫不断扩编,绣衣营任务日渐繁重,本身即将升格为卫,再统揽这些职司,就容易引发很多问题,石山自己也没那么多精力处理军中的严重违纪,成立军法司便顺理成章。

军法司典军为曾兴,也是从楮兰就追随石山的老兄弟,忠诚经得起考验。

其职司当然不是只纠察军中违纪,不然的话,石山也不会在这个场合跟底层将士解读。

军法司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职司,就是裁决军地案件。比如,红旗营将士触犯国法,或者自身合法利益受到侵犯,将统一交由军法司裁决。

要提高红旗营将士的地位,光给钱给物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从制度和组织上保障其合法权益。

普通将士很难理解军法司成立的深远意义,但他们知道从此自己有了“娘家人”撑腰。

出了军营,已近酉时,趁着天色还没暗,石山又带人巡察了一遍城防。

在南城墙上,看着采石河此时水流很小,仅有底部一点,但其堤坝却有近丈高,且河道异常宽阔,石山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忙道:

“快去请李习过来。”

李习就住在南城,倒是没用多少时间就登上了城墙。

“云观公,采石河可有漫堤?”

“有!”

李习之前在回答关于靳义的处理意见时,驳了石山的面子,但为了满堂子孙计,他还是不想朝死里得罪石山,被传唤就立即赶了过来,见石元帅面色凝重问,他的回答也很认真。

“主要看江水,江水大涨,或涨大潮时,采石河就会暴涨。但涨到漫堤的次数很少,老朽活了八十二年,就看过两回。”

石山点头,又追问道:

“如此,若是江水大涨至漫堤,千料以上大船是不是也能顺着暴涨的河水抵达城下?”

李习虽然没见过谁把这么大的船只开进采石河,但他见多识广,知道千料大船有多大,又想了想采石河入江那一段的水文,点头道:

“确实可以。”

()

热门小说推荐

仙子请留步
流浪的加菲猫仙子请留步
...
我的帝国
龙灵骑士我的帝国
...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