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扫元在线阅读 > 第207章 徐州毕再获贤才(第3页)

第207章 徐州毕再获贤才(第3页)

两人目光在空中一碰,竟隐隐有了点争抢“荐才之功”的火。

叶兑看着眼前两位红旗营要员争相示好,心中百感交集。

来元帅府之前,叶兑确实有上书献策的想法。

但此刻,得知石元帅早已考虑周全,且见元帅府各司、曹运转规范而高效,而红旗营才兴起多长时间?已经看不出草台模样,心知石山真是做大事的豪杰,他反而不敢贸然上书了。

自己这些时日所思,竟已被那位未谋面的石元帅料定于先,让他上书献策的心思淡了许多。

更深的顾虑是,自己这点肤浅见识,在真正掌控大局的雄主面前,是否显得班门弄斧?贸然上书,万一见解浅薄,反为不美。

叶兑沉吟片刻,朝着朴道人和施耐庵深深一揖,语气谦逊而诚恳:

“二位抬爱,叶兑愧不敢当。适才所言,不过一隅之见,管中窥豹,终究难得全貌。元帅深谋远虑,非叶兑所能及。

小可还想在合肥城中多盘桓些时日,详细了解实情,待对元帅治下多几分了解,再思量行止。不知……可否?”

朴道人与施耐庵相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遗憾,但更多的是理解与赞赏。叶兑如此谨慎,恰恰说明其为人稳重,非只会夸夸其谈的轻浮狂士。

朴道人率先笑道:“先生谨慎持重,朴某佩服。先生愿在合肥多留时日,观察体悟,实乃合肥之幸,我军之幸!荣幸之至!”施耐庵也连忙附和。

虽然叶兑放弃了立即上书的打算,但朴道人在当日向石山呈报军报时,仍郑重其事地附笔提及了叶兑之事。

毕竟,荐才视同献策,也是有功的。

但他也没敢贪墨卞元亨和施耐庵的功劳,如实汇报了此事。

徐州。

当日大战,石山并未在楮兰投入红旗营全部兵力。

他命陈通所部留守吴窑大营,防范战事一旦拖延,元军遣精锐人马南下,断己方粮道。

命仇成率金朝兴、叶升、张焕、邓大缸等部驻守宿州,守护大军粮草辎重,震慑宿州城内那些没甚战斗力,却惯于顺风倒的红巾军“杂牌”。

赵均用临阵脱逃后,错误判断了战场形势,以为石山必败无疑。他率残部绕过吴窑大营,悄然潜回宿州城下,妄图利用旧日身份诈开城门,吞并城中兵马,卷走辎重物资。

岂料仇成早得石山“无本帅钧令,擅自撤兵者,杀无赦”的严令,将计就计,佯装不知赵均用临阵脱逃之罪,放其部入城,埋伏在侧的叶升、金朝兴等部骤然杀出。

赵均用所部猝不及防,当场被阵斩百余人,近五百人见大势已去,缴械投降,余众溃散。

混乱中,赵均用不知所踪。

战后这几日,崔德、白不信二人也根据石山的命令,乘胜追击,分别收复了被元军短暂占据的萧县和永城,初步稳住了阵线,元军再想合围徐州,便得再付出惨重代价。

石山也大致摸清了徐州军政存在的主要问题,但他只是以芝麻李的名义,调整了部分关键人事:

提拔作战勇猛,相对可靠的李喜喜、薛显为将军;擢升在此战中表现突出的白不信、崔德为总管;任命大刀敖等有功将士为千户。

并对各部人马防区做出了调整:命薛显镇守宿州,彭二郎驻防灵璧,又令李喜喜坐镇徐州,协助殷从道整编徐州守军和部分符合条件的俘虏。

对于最敏感也最容易激起动乱的徐州反动势力清算,石山处理很谨慎。

他只下令收押了几个当初跳得最凶、民愤最大的投降派,并定下了后续查处的基调——此事应由芝麻李“亲自”主导,至少在石山未离开徐州前,不宜动手。

但在宿州,石山则展现了截然不同的铁腕手段。

赵均用当日诈城时,城内有数股“杂牌”鼓噪响应,只因赵均用所部败亡得太快,才未能掀起大浪。

当日情势危急,仇成为稳住大局,不明前线战况时,未敢过度刺激这些墙头草。

待大局已定,薛显率精兵进驻宿州,便立刻依据石山的严令,强行解除了城内所有不可靠的杂牌武装。凡有反抗者,当场格杀!其部众则被严格筛选,裁汰老弱病残,打散整训。

经过这番疾风骤雨般的整顿,宿州兵马数量虽大幅缩水,但岌岌可危的粮食供应压力大大缓解。

更重要的是,剩下的军队经过整肃和训练,剔除了不安定因素,凝聚力和战斗力不降反升,真正成为一支可用的力量。

红旗营的根本,远在数百里外的庐州路。

眼见徐州大局初定,各项部属逐渐步入正轨,石山便不再耽搁,带着主力大军和这段时间发掘的毛贵等文武人才,浩浩荡荡地踏上了班师归途。

()

热门小说推荐

洪荒二郎传
言归正传洪荒二郎传
...
修仙百艺
醉心红颜修仙百艺
...
谍海风雷
只爱煞英雄谍海风雷
...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