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瞒将军!是,是上头逼的啊!淮南换了新平章老爷,说,说是朝廷对这边战事非常不满,新老爷要俺们限期夺回瓦梁垒。可,可兄弟们都知道红旗营爷爷们的厉害,谁愿意来送死啊?
黄万户知道兄弟们不敢上,就,就让俺们各部抽签。小的,小的点背,被抽中。小的上有老下有小,可不敢真跟红旗营爷爷们作对啊!都是被上官逼的,求将军开恩啊!”
元军等级森严,一个小小的百户,所知有限,能说出这些已属不易。
但郭子兴还是留了一个心眼,又厉声盘问了几个细节,诸如新平章是谁、具体兵力部署、后续计划等,此人要么语焉不详,要么一问三不知,眼神惶恐不似作伪。
郭子兴心中有了数,挥手命人将其押下去严加看管。
不多时,张天佑等人也已基本打扫完战场。
破损的攻城器械被集中焚毁,浓烟滚滚。阵亡将士的遗体被小心收敛。元军的尸体则被粗暴地抛入滁水里,顺流而下,朝着下游元军营寨的方向漂去。
士兵们从战死的元军身上剥下还算完好的皮甲、铁盔,拾掇起散落的刀枪弓箭。一些零星的铜钱、碎银等随身财物,也被搜刮出来。
私藏战利品几乎无法杜绝,红旗营将士同样眼热黄白之物,但大多数还是老老实实地将搜刮到的财物集中上交,由专人登记造册。只有极少数胆大又心存侥幸的,才会偷偷往怀里塞点小钱。
原因无他,绣衣营派驻到各营的“狗子”(军法官)们,嗅觉比猎犬还灵。
每营标配三名军法官,相互监督,定期轮换,想收买都找不到门路。他们就是靠严明军纪、纠察不法来立功晋升的!
谁要是被查出私藏战利品,轻则鞭笞、扣饷,重则斩首示众!连带着其队率、营指挥使都要跟着吃挂落!
另一方面,红旗营已经初步建立了完善的军饷、军械、军服核拨制度,将士们每月都能按时领到足额的饷银和口粮。
在看得见的军法森严和稳定的军饷保障下,绝大多数人都不敢为了一点蝇头小利,拿自己的性命和未来可期的前程去赌。
当夜,元军营寨灯火通明,隐约传出伤兵的哀嚎和军官的呵斥声,但并未尝试对瓦梁垒发动夜袭。正如俘虏所言,淮南军士气低落,今日惨败后只想着舔舐伤口,无力也无心再战。
瓦梁垒守军则抓紧时间修补破损的城防,救治伤员,轮班休息,紧绷的神经终于能得到片刻松弛。
次日天色微明,一队约十人的元军探马小心翼翼地靠近瓦梁垒外围,远远望见昨日激战的痕迹已被清理,破损的垛口处能看到新修补的痕迹,守军身影在城头往来巡逻,戒备森严。
探马头目观察片刻,果断撤走,连试探性的骚扰都没有。
巳时三刻,太阳已经开始展现它的威力,换防部队打着“王”字营旗,乘船抵达瓦梁垒。
郭子兴得到通报,亲自在西门迎接,认出赶来接替自己的所部指挥使,正是在鲁钱河、池水两战中都立有大功的王弼。
看来,淮南军连日来的异常猛攻,已经引起了石元帅和坐镇滁州的傅都指挥使的高度重视,否则不会派王弼这样的悍将亲率精锐来镇守此地!
“王指挥使!”郭子兴抱拳行礼,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敬意和疲惫后的释然。
“郭指挥使!辛苦了!”王弼回礼,声音洪亮,目光锐利如鹰,快速扫过堡垒的防御工事和守军的状态,对这里的惨烈战况有了直观的认识。
他没有过多寒暄,立刻与郭子兴进行防务交接。
粮秣、军械、伤员名册、俘虏情况……一项项清点交接,高效而严谨。
交接完毕,郭子兴看着王弼带来的这支生力军眼神中透着战意,心中那点因连日苦战而积压的憋闷和对元军动向的疑惑再次涌上心头。
犹豫了片刻,郭子兴还是决定说出自己的想法:
“王指挥,根据俘获的鞑子百户供述,淮南军近日换了新平章,迫于元廷压力,才对瓦梁垒发起猛攻。但敌军士气极为低落,甚至要靠抽签决定出战部队。
昨日来攻之敌,约有两千五百人。经我部拼死抵抗,其部死伤约五百,余部已龟缩回营寨。今日上午,仅派小股探马窥视,见无机可乘,便已撤回。”
王弼认真地听完,敏锐地抓住了关键点,问道:
“垒中可有沙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