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扫元在线阅读 > 第186章 接受宿州兵马否(第1页)

第186章 接受宿州兵马否(第1页)

第186章接受宿州兵马否

白不信只觉得压在胸口的那块巨石轰然落地,喜悦瞬间冲散了所有的疲惫和焦虑。他几乎是下意识地深深一揖,声音因激动而有些发哽。

“谢孙都指挥使!孙都指挥使大恩,白不信必不敢忘!”

孙逊看着白不信感激的模样,微微颔首。

“我已命人备下酒水,你们连日辛苦,先到馆舍安歇,养足精神,才好见元帅。”

目送白不信离开,孙逊随即前往拔山卫驻地,交接城中防务,并通报白不信到访情况。

石山之前率部南下攻取庐州路时,留胡大海临时驻守濠州,待取下地理位置和农业基础更好的合肥,他便将元帅府迁至合肥,改濠州总管府为留守府。

孙逊被委以留守濠州重任,统辖钟离、五河、定远、怀远四地防务。其麾下忠武卫,也由两千五百人,扩编至四千人,并节制换防怀远的韩成所部一千五百人,实际掌控兵力达到五千五百人。

而这些,只是近期红旗营大规模人事与编制调整的冰山一角。

原本驻守怀远的奋武卫吴六斤部移防庐江,扩编至四千人,负责庐江县、舒城县、无为州,三地防御,并节制无为州夏君祥所部两千人,实际掌控兵力六千人。

原本驻守梁县的抚军卫邵荣部移防和州,扩编至四千五百人,负责和州、乌江、含山三地防务。

驻守滁州的镇朔卫扩编至四千五百人(未计协防的曾兴所部),负责滁州、全椒、来安三地防务。

驻守巢县和姥山岛的红旗营水师定编三千人,暂缺战船,当下主要以储备骨干、训练兵员为主。

五个直属卫也皆有扩充。

其中,捧月卫扩编至七千人,擎日卫扩编至六千人,拔山卫扩编至五千人。

骁骑卫因缺合格战马,规模最小,只扩充到三千五百人。

忠义卫左君弼所部因刚刚组建,暂定编制员额三千人。

另加邓大缸(神机营)、金朝兴(巢县乡勇)、陈通(庐江军)、仇成(含山军)、张焕(合肥军)、叶升(合肥军)等十一个直属散营,此轮扩编后,红旗营战兵总数一举突破五万人。

虽然红旗营实际掌控十六座城池(不含虹县),但要养活如此庞大的脱产军队,后勤保障的压力仍然极大,粮秣、军械、饷银、营帐军服等等,每一项都是天文数字。

不过,相比于动辄打下几座城池就裹挟十余万众的其他义军,石山已经是非常克制了。

北面的徐州红巾军已岌岌可危,唇亡齿寒,不可不提前做好徐州红巾军一旦崩溃,大量流民、溃兵涌入的吸纳与安置。

而尽取庐州后,红旗营地盘也超过了南锁、北锁、徐州、颍州等江北诸多红巾军,石山也一跃成为徐寿辉之下的第一反王,风头盖过刘福通、芝麻李、王权、孟海马等豪杰。

元廷便是再颟顸迟钝,现在也回过神来,要将剿杀的重心转向石山这头盘踞在江淮腹地的猛虎。红旗营扩军备战,已经是形势所逼,不得不扩。

除了五万脱产战兵外,红旗营治下各屯堡还有大量乡勇和屯兵,紧急状态下可动员十余万人。

但这些青壮的战斗力有限,且一旦被动员,当季农业生产将大打折扣,除非遭遇势力覆灭的大危机,不然的话,石山绝对不会轻动这支力量。

其实,这次扩编也是综合考虑了兵员素质、后勤承载极限、农业生产恢复等诸多因素的结果。

短时间内,红旗营治下因水、旱、蝗灾等问题无法彻底根治,修城、作战都需要耗费大量粮食,缺口依然存在,部分底层百姓吃不饱肚子的问题仍无法完全避免,远谈不上可持续发展。

但红旗营凭借相对高效的物资调配,及“正税免捐”保护生产的政策,至少不会出现其他各路义军活动区内大面积的饿殍遍野问题,支撑几年高强度的大战,完全没问题。

实际上,随着红旗营“正税免捐”保护生产的名声逐步传开,周边徐州路、安庆路,乃至淮安路等地,都有流民涌入,使得红旗营控制区人口不降反升。

红旗营现在不缺可以开垦、复耕的土地,也不缺渴望安定生活的人丁,最缺的就是将这些资源整合、消化、转化为实实在在力量的时间。

这也是石山全取庐州路后,就立即调整元帅府驻地,将治理重心向南迁徙的重要原因之一。

如今的元帅府已经是个很庞大的机构,加上留守濠州的各类非战斗人员,迁徙更是个大工程。

两日前,李武便已率领骁骑卫的精锐,护送元帅府各司曹人员和质子营、羽林营等重要目标先行一步,踏上了前往合肥的官道。

剩下的,则是更为庞大却也更为迟缓的部分:荣军社、神机营、战训营、战保营等机构及相关人员的眷属,总数近五千,大部分是非战斗人员,还有不少老弱妇孺。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