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扫元在线阅读 > 第149章 铸重器先破难题(第2页)

第149章 铸重器先破难题(第2页)

稍顿了顿,让石山消化这一步的讲解,马化继续道:

“除了外层泥范,还需制作内层范芯。范芯表面刷以煤灰浆后,也需放置于阴处晾干,若是碗口铳,内外两层泥范半月左右就能阴干;但元帅所需火炮太大,泥范、范芯彻底晾干,恐需三月之久。

此间,正好备料、开炉。待泥范干透,取出木范,方能浇注铜液。浇注后,炮身冷却成型,又需五至八日。”

“此后,齐口、开火门,倒是费不了几日功夫。”

马化话锋一转,面露难色,道:

“但元帅要求内膛光滑圆润,且前后内径如一,却是精细至极的慢工细活。须得熟手匠人,以磨石徐徐研磨。小人铸造碗口铳时,并无此道工序,实难估量究竟需要多长时间。”

马化不愧是大匠,深入浅出。

石山已经听明白了铸炮的工艺步骤,知道了耗时大头,便在制范与磨膛两处。

突然脑中灵光一闪:后世火炮内膛多以铣床铣削而成,若以百炼钢为铣刀,切削青铜不知道可不可行,回头验证一下。

若能成功,铣床还可以改用水力驱动,将更加省时省力。

至于耗时最长的泥范制作,石山好歹看过一些铸造视频,知道后世已经淘汰这种落后的工艺了,当即提出自己的疑惑。

“马大家,制范为何非用砂泥混羊毛?用更细腻的黏土替代,岂不是更好?”

这个问题很多学徒才会问,石元帅竟也虚心垂询,马化很是受用,耐心解释道:

“泥中含水气,若不得排出,浇注时轻则炮身遍布气眼,重则炸范伤人。砂泥混羊毛,正是为通气。分层刷泥,也是为了让水气散得更快。即便如此,也不能保证每个炮范都能成炮。”

马化犹豫了片刻,决定还是照直说,免得到时铸炮不成,被石山降罪,道:

“老——小人铸碗口铳,常备双倍泥范,以备废铳重铸。火炮要用到的泥范厚了很多倍,水气更难排出,小人又是初试,成品恐十不存一,至少要备十倍泥范方为稳妥。”

石山计算过,其设计的铜炮重达七百多斤,准备一次铸六门,因为只搜集到这么多铜料,马化即便做出六十个泥范,一次最多也只能浇铸六门。

待其完全冷却,才能先检查是否有气眼,再从五成装药量逐渐,检验其是否能达到设计膛压。

若按一成成品率计算,运气不好的话,漫说半年,一年内都难铸成六炮。

但马化的解释,还是解开了石山心中的疑惑。

砂泥透气性差,即便掺了羊毛,也只是改变了局部透气性,砂泥还是泥,整体透气性仍然很差。

看看碗口铳和铁弹丸上细小的气孔,就知道水气有多难排出。

如此低效的技术,难怪后来会被时代淘汰。

石山想到了后世的升级技艺,道:

“既是水气难排,为何不直接使用透气性更好的细砂制范?”

马化当即摇头,道:

“细砂无粘性不成型,如何能——”

话说到一半,其人就愣住了。

砂泥,泥砂?

泥多砂少则叫泥砂,砂多泥少就成了砂泥。

祖辈传下来的技艺是在泥中掺砂和羊毛,以增强泥的透气性,为何不能反过来,在沙中掺少许泥,以增强砂的粘性,而使其既能透气,又可以成型?

马化只是兴奋了片刻,就否定了自己的设想。

还是不成!

正所谓一盘散沙,即便添加了少许泥,也还是一盘散砂。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