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取濠州群豪毕至
冷兵器时代守城,守的是人心是否坚定,物资是否充足,城防是否完善反在其次。
元廷自废城防,又丧失人心,天下就没有破不了的城池。
但石山坚信几日时间就能攻破濠州城,却不是基于鞑子无道自废城防,而是源于自己的努力,既来自于对红旗营长时间的磨砺,也来自于提前布局。
派朴道人摸透濠州虚实潜伏内应只是其一,石山手里还另有破城神器——火药。
自得知元军已经在战争中运用火药后,石山就通过各种渠道收集硫磺和硝石,并安排童四儿研究火药制作工艺。
配方很简单,后世早有流传“一硝二硫三木炭”(注),难的是发射药、爆炸药、引线药等不同性能火药具体配比,及原材料提纯等工艺。
童四儿心细手巧,每次试验详细记录相关数据,尽管识字不多,试验记录让石山只能连蒙带猜,但不到两个月就摸索出了相关配方,也殊为难得。
因原材料稀缺,忙活了这么久,也就炒制出近五百斤火药,石山全部带来了。
之前虽然做过多次爆炸试验,但每次最多几斤火药,威力有限,也不知道五百斤火药一次性用完,能不能炸塌濠州城墙。
当然,火药只是备用手段,能不用最好。
毕竟,炸塌了城墙还得自己修,若让官军受到启发,开发出更犀利的攻城技术,可就坏了大事。
火药研制一直在秘密进行,李武并不清楚这些,但他信三哥,毫不怀疑石山能在三五日内攻破濠州,并由此想到另一种情况。
“若是俺们攻破了濠州,定远那帮人还要来,咋办?”
“当然是欢迎了,单打独斗何时才能推翻朝廷,红旗营以血火为底色,欢迎所有愿意与咱们联手,合力杀光鞑子推翻朝廷的义军。”
石山见李武眉毛皱起,就知道他并不认同这句话,又补充道:
“但既然是联手,就得分清主从才能形成合力——先破濠州者为主,后来者是从。咱们先破濠州,郭子兴再来,就必须听从号令,统一号令,不得擅自行动。”
“俺明白了。”
李武心中疑虑尽去,不再耽搁,起身便走。
“三哥放心攻城,俺不会让这些定远人坏俺们大事。”
虽然在李武面前表现得从容若定,但石山清楚自己是过江猛龙,想在郭子兴这个坐地虎嘴下夺食,就不能太从容,此战必须速战速决。
次日正式攻城,石山将主攻方向定在北城墙。
为此,集中了甲一营(指挥使傅友德)、甲三营(指挥使吴六斤)、乙四营(指挥使胡大海)、乙六营(指挥使耿再成)和教卫营(指挥使龚午)共五个战营。
东、西两面佯攻,分别部署乙一营(指挥使曾兴)和乙二营(指挥使周十二)。
南面为守军预设溃逃方向,由乙三营(指挥使韩成)前出设伏。
结合虹县、五河两场攻城战的经验,石山改进了攻城战术,确定“小股多路、迭浪冲城”的攻城策略,将各营分为若干攻城波次,以有效利用攻城器械。
乙六营打头阵,指挥使耿再成清楚麾下降兵居多,胆气不足,只挑选了其中一半胆壮者为攻城队,将其分成三个批次,轮流攻城。
其余人皆为掩护,推着攻城器械进入守军射程范围即退后,换攻城队继续前进。
为激励士气,耿再成还将指挥权交给副手,亲自带着攻城一队,顶着城上的箭矢飞石,冲到城下拒马阵前,浇油点燃拒马后就立即撤退。
拒马主干粗大,烧透需要一些时间。
耿再成稍作休整,待体力恢复,就又带着攻城二队,以大斧、长枪、铁钩等,快速清理仍在燃烧的拒马残骸。
即便有本方弓弩手压制,顶着守军不时飞来的箭矢飞石清理障碍,仍极耗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