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悦和沈淮桉从后门下车。
公交车关门,缓缓驶远。
车子开走,长满杂草的荒野映入舒悦的眼中。
辽阔的荒野里,每隔几米分布着三四个运转中的磕头机。
东英区虽然是临宜市的“石油之城”,但主要的石油产业还是集中在六厂和另外几个有石油工厂的地方。
舒悦没在家附近见过采石油的磕头机。
之前她只是听别人说过磕头机的样子,今天是第一次亲眼所见。
这些磕头机大多为深红色和黄色,形状酷似镰刀,在底盘的固定和牵引下,一低一起地工作着,动作缓慢而仔细,像一个勤恳的耕地人,弓着背,低着头,既是在辛勤劳作,又是向这片土地祈求更多的力量。
“往前走一小段,就是采油六厂,我爸和童峻他爸,都在那工作。”
沈淮桉边说着话,边带舒悦沿着人行路直走。
舒悦跟上沈淮桉的脚步,向前走的时候,她看那些磕头机旁坐落几个蓝顶的小平房。
再向远看,有几个和楼差不多高的烟囱,圆口处处冒出一缕缕炊烟,好像舞动的游蛇,婀娜地扭动身姿,轻盈地游动到天空上融在云里。
两人走了差不多几百米,进入居民楼区,沿途中,舒悦又在路边看到几个正在工作中的深黄色磕头机。
周围的车一辆一辆在宽敞的大路飞驰而过。
沈淮桉停下来,指着马路对面的大楼,对舒悦说:“这是采油六厂的机关楼。”
舒悦望向沈淮桉指的位置。
大楼是白色的,七层高,楼顶中央插着红色的五星红旗,大门中间立着油田工人推车的雕像。
采油六厂历史悠久,经过时间的洗涤,楼体已经出现细碎的裂痕。
大门外的栅栏上挂着一条红色的横幅,上面印着几个深黄色的字——
践行“诚实守信、精益求精”的质量方针
看着岁月悠久的楼和铿锵有力的横幅,舒悦忽然觉得机关楼前油田工人的雕像被赋予了生命。
他们不单单是一个不动的雕像,更像是油田历史的承载者,是油田百年发展的见证人。
舒悦问:“你爸爸在这儿工作吗?”
沈淮桉摇头:“不是,他在厂里,在前面。”
又走了一段路,舒悦看见一个更大的厂子。
不同于机关楼的自动门,这里的大门是用和楼一样高的石柱做的,有一块石匾额贯穿在一左一右两个灰白色的石柱间。
匾额上贴着红色的醒目大字——
做好时代标杆建设百年油田
石匾额上面,立着五个铁架支撑的深红立体字——
第六采油厂
厂区里面是白色的工作楼和居民楼。
沈淮桉站在六厂的大门前,抬头望向匾额:“这儿之前除了工作的地方是楼,其他地方全是一个大院的平房,六厂职工和家属都住在院子里,我上小学,大概八九岁吧,这里要拆迁,我们都搬到另一个区的楼房住。”
舒悦笑着问:“你记忆力挺好的呀,那么久的事情还记得。”
她以为沈淮桉会向往常一样,理所当然地接受夸奖,然后再洋洋得意地自夸一遍。
可沈淮桉好像没听见她的话,未做回应。
两辆汽车从两人身边驶过,响着清亮的喇叭声。
舒悦看向沈淮桉。
他抬着头,脖颈线条流畅,望着六厂匾额的眼神复杂。
那眼神里,不止是怀念,还涌动着说不清的哀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