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俐:
“就是四年级的一个学生呀。”
“听说有记录强迫症。”
宽团:
“喜欢收集数据?”
齐俐:
“好像是喜欢制作表格。”
“只要遇到适合制成表格的信息,他就一定会记录。”
“而如果是不适合制表的信息,他就没兴趣。”
“不一定得是数据,不过相对来说,数据好像比纯文字信息更适合制表,所以他好像确实对数据更关注一些。”
宽团:
“你的岁数和你每年的力气上限,这两项一一对应的数据,算不算适合制成表格?”
齐俐一边咀嚼嘴里的饭一边思考,咽下饭的同时得出结论:
“应该算?”
“但方知言好像不做这么长时间跨度的表格。”
“他偏向统计当前或近几天发生的事件。”
“我也不太清楚,我对他不熟。”
“毕竟我跟他差了两个年级呢。”
“只是有时候大家提到校内怪人时,会把我和他并列说。”
宽团:
“也许他以后会扩展兴趣。”
“另外,你刚刚对我说的那些话如果被别人听见,用‘跟猫聊天’这个借口未必能混过去。”
“虽然普通人对‘人与猫聊天’这一现象很包容,但你与我的聊天现场恐怕并不在那份包容范围内。”
“因为普通人理解的人猫聊其实是人类单方面的自言自语。”
“不符合自言自语特征的人猫聊天还是会被视为怪异。”
齐俐:
“可你一直听着周围的动静。”
“你的听力敏锐,如果有人靠近到能听见我说话的位置,你会提醒我。”
宽团:
“长条告诉你的?”
齐俐:
“单纯基于我对你的了解。”
宽团:
“呵。”
齐俐:
“了解就会产生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