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力气只能说是手段,能快速想到这个手段、消弭冲突,也是用了脑子的,不是一时冲动。”
李老师:
“所以现在我们班里有些同学叫齐俐‘大姐头’‘齐姐’,可能是因为他们幼儿园就认识?”
其他老师:
“有可能。”
“也有可能是以前听和齐俐同幼儿园的小孩这么叫过,现在与齐俐同班后跟着叫。”
“毕竟幼儿园、小学,多数孩子都是就近入学。”
“也就是,这些孩子及其家长,很多都属于对举鼎事件有所耳闻的‘相关群体’。”
李老师再次感叹,齐俐的心态是真的好。
李老师:不骄不躁都不足以形容了,齐俐的表现简直像是什么都没发生过。
实际上,齐俐确实差不多已经忘了那傻兮兮的举鼎事件了。
由于在诞生世界中只是个设定虚浮的背景板高中生、并无上幼儿园的经历,所以这辈子刚开始上幼儿园时齐俐新鲜过一小阵。
但很快就被此起彼伏的吵闹及各种意外状况弄得对幼儿园丧失了兴趣。
态度转为:除了吃基本啥也不管。
幼儿园老师们非常欣赏齐俐的这种态度。
在他们眼中,能乖乖吃饭的宝宝就是好宝宝。
更何况这个宝宝还从不哭闹,简直好上加好。
长神那时好奇地问过齐俐:
“你在幼儿园里跟一群幼稚小孩相处真的不感到难受吗?”
“哪怕你并不真正具备高中生的知识水平,但至少你具备基本的自理能力和逻辑思维。”
“这样的你身处一群词不达意的小孩中,真的不感到别扭?”
当时的齐俐回答:
“还行吧,我又不需要理解他们不达意的用词的内涵,也不需要在他们哭闹时哄他们。”
“那些都是老师的工作。”
“我只需要坐在一旁吃东西、玩被多数孩子嫌弃不好玩的冷门玩具就行了。”
“观察真正人类幼崽的行为模式,有助于我更加适应我的人类身份。”
“从设定虚浮、有大片空白的纸片人,转变为每一天的生活记忆都完整的鲜活人,还是需要适应的。”
因为带着旁观者的心态,所以齐俐对幼儿园里的自己做了什么记忆不深刻,倒是记住了不少别的孩子的神奇表现。
比如举起摇摇车这事,齐俐最深刻的相关记忆是孩子们整齐划一的震惊表情。
让齐俐知道,只要引导方式得当,行为经常不受控的小孩子其实也可以做到整齐。
至于什么算是“得当的引导方式”……
看来秀肌肉可以算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