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哥儿小心的翻着锅里的乱炖,还抽空扭头看看老俩口。‘您怎么知道吏部没有在改变!我父亲现在正忙着修改官员的考评范围。甚至会增加一部分地上官员的配额。’夏尚书一愣,立马皱起眉头。增加官员数量,不是变相的增加财政支出嘛,这位户部尚书不皱眉才奇怪。夏尚书正发呆呢,就被老伴给打断。‘愣着干嘛,赶紧去净口,一会就吃早饭。’虽然衙门即将封印,可各种压力依然向这位老尚书身上压来。改革这条路的确不好走,后面有无数的人在推着他必须前行。夏尚书安稳的坐在餐桌旁,德哥儿盛了一碗汤放到他面前。‘尝尝,也不知道阿桃的手艺怎么样?’夏尚书端起来一闻,‘药膳?’德哥儿点点头,‘特意给奶奶熬的,您也是沾奶奶的光。’一小碗鸡汤下肚,夏尚书身子一暖,胃口大开。‘嗯,好久没吃这种乱炖了,味道依旧。’夏夫人都不好意思说自己老伴。‘这是昨晚咱们德哥儿特意要求留下的。本来老身都想让丫鬟敛起喂乌雅带来的几条狗呢!’德哥儿一边把汤捧到夏夫人面前。‘虽然年纪大了可也不能总是清口,没滋没味的反而没了胃口。吃点口味丰富的反而能开胃。’老俩口听着德哥儿的指导般的调侃反而胃口好了不少。更难得的是今儿早饭话语多了,时间也不知不觉的长了。夏尚书抚摸着肚子,等着老伴和德哥儿替他换上官服。‘德哥儿一会送我去上朝?’夏夫人对于老伴突然的孩子气突然有些想笑,可又莫名的心酸。德哥儿可没惯着老头,‘多大年纪怎么还突然矫情上了。多远点路,还要我送!上午我要陪奶奶去育婴堂,那么远能看几家!’夏尚书听了德哥儿的话,不由的一甩袍袖。‘让你来干嘛,也不陪老夫!’德哥儿把夏尚书的朝板递过去。‘哎哟,真难伺候,中午送奶奶进宫后去户部陪你吃午饭。’夏尚书点点头,‘就这么说定了!’说完就出门大声呼叫捧卷,‘赶紧的准备好,赶紧去上朝。’家里的家仆听到喊声都高兴,多少年了,真是好久没听到老爷这么中气十足的喊声。进了轿子,今儿夏吉难得的催促了一次。‘快点的,今儿可是有点晚了!’轿夫听到老爷的催促,心情居然好了不少,脚步更是轻快了不少。午门外户部的官员不停的踮起脚寻找自己的上官。直到看到夏字的灯笼,这才安心。看到自己下属焦急的模样,夏吉脸一拉。‘干什么,晚来一会,怎么和没主心骨一样!’夏吉话一出口,周围的同僚就发出一阵轻微的笑声。‘今天你们自己拿主意,事事靠老夫,如何独当一面。’以前没注意到,家里没有晚辈,更是不服输的性子,这会突然发现萧规曹随简直就是谬论。任何制度都是在不停改变进化的,真一成不变只能成就一时却无法永远适合。可同等思想,同等能力的接班人,继承者是多么难寻。夏吉背着手溜达到吏部几位官员身边。姚夔自然是不在,四司的郎中正轻声的交谈着。声音虽然轻,可内容却却让夏吉都觉得震惊。什么司法系统要剥离省府管理。话题越来越偏,已经谈到要改革科举的地步。想开设单独属于律法的人才选拔。夏吉摇摇头,还没开口就被吏部的官员发现。‘夏尚书!’夏吉一挥袍袖,‘老夫找持正,尔等接着聊。’夏吉自己没发现,吏部的四位郎中可是闻到了。一股浓浓的饭菜香味,也只有王宁远反应最快,这明显是在厨房待的时间长了。王宁远拱拱手,伸手请夏吉去人少的地方说话。‘大人,小心今儿御史弹劾您君前失仪!’夏吉一愣,‘不如德哥儿,老夫没时间跟你打哑谜。’当着老子的面夸儿子本该高兴的事,王宁远心里怎么就这么怪呢!‘大人身上一股油烟味,菜香味,还有淡淡的柴火味!’夏吉一愣,抬起衣袖仔细闻闻,不由的摇头失笑。‘老夫大意了,今儿早上夫人亲自下厨。’王宁远微微一笑,这位无后,家中只有一位老妻。连家里的下人都是些上了年纪的,本该是守旧的人,可在政事却屡屡革新,在王宁远看来就是矛盾体。‘持正,刚听吏部的意思是想对三法司的官员考评进行改变?’王宁远摇摇头,‘哪有这么容易,还在讨论。毕竟牵扯到三法司,官员升迁,后期还要参考他们的建议。’夏吉点点头,‘动三法司就是动国本,陛下那里需要仔细考虑。’王宁远点点头,‘怎么面对陛下的垂询那是姚尚书的事。我们只提供建议,司法混乱只是让百姓对朝廷的信任不断降低,到最后让国法沦为笑话。孰轻孰重相信陛下自有考量。’夏吉听到回答也不知道想到了什么,一下沉默起来。王宁远跺跺脚,看向东方的鱼肚白,看来这雪今儿是下不起来。‘持正,吏部是要增加地方官员的数量?’王宁远点点头,‘吏部正在讨论,部分较大的府县是需要增加官员数量。通政使司各地官员题本里的推诿和模糊之词过甚。两年的结词居然和今年大同小异,各个如同模板一般,毫无新意。面对这种题本让我们吏部如何评价?如何筛选,只提拔上县,大州府的官员?’说到这王宁远总算知道这位户部尚书想问什么!‘大人户部的职责不是为国敛财,而是财富的再分配,不知道持正如此理解对否?’夏吉点点头,‘持正对于各部预算有异!’何止有异,王宁远都想骂人。‘哦,说说哪里该动?’王宁远回头看看同僚们的位置,这才轻声说道,‘礼部!’夏吉听完立马眉头一皱。吏部握着官员的印把子没错,可事实上的第一大部其实是礼部。:()红楼之皇权枯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