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小政:……
嬴小政把话题从鹅身上拉回来,很快就问出了骆宾王的家世背景。
原来骆宾王今年也是虚六岁,他的父亲现在在江南义乌当一介县令,也算是诗书之家。
最近由于长安城的雕版印刷术,让长安城内的书籍极为低廉,且种类十分丰富,因此他父亲就让他的叔父带着他上京来求学。
山东骆氏早在隋朝之前就已经落魄了,不过嬴小政并不拘泥于这些门阀之别。因为这首诗,他很是欣赏骆宾王的才学,便极力相邀,说想让骆宾王做他的学伴。
得知这位居然是秦王的长子,骆宾王也很是震惊。
随后他又得知教他们的也是当时有名的文豪名师,也很是意动。
这样的机会对于他这种小官之家的孩子来说,可谓是十分难得。骆宾王自然想一口答应,但他还是犹豫了下说道:
“我年纪还小,这种事还得先回家问过长辈才行。”
于是这顿饭后,骆宾王就急匆匆回家请示长辈去了。
骆宾王走后,刚干完一顿饭的大鹅便乐得嘎嘎直叫:
【快快快,把刚才写的诗裱出来,给大鹅贴到鹅的墙头上去!】
因为这首夸鹅的《咏鹅》,大鹅高兴得差点飞起来了。
嬴小政瞥了它一眼,本来没想理这只鹅,但这鹅十分倔强,而且力气比牛还大,一路用嘴推着他的背,要他赶紧回去写出来裱上。
最终嬴小政无奈,也只得按鹅的要求去做了。
话说,鹅究竟是哪里来的这么大力气啊?
明明看着也不像猫狗那样有尖牙有爪子,可是战斗力却莫名很强,他赤手空拳都未必打得过。
而且这一个月里,小和尚辩机挑战这只大鹅,已经被揍哭三回了……
又不能炖了,还能怎么办?
嬴小政心累地叹口气,觉得自己又养鹅又要照顾阿耶的情绪,他可真不容易啊。
第二日,骆宾王果然准时到了秦王府同他一起上学。
而与此同时,李世民也给嬴小政带来了两个差不多同龄的学伴。
一个是七岁的房遗直,是房玄龄家的长子,一个是五岁的杜荷,杜如晦家的小儿子。
三人一鹅很快就在院子里见了面,就连大鹅都嘎嘎两声表示礼貌招呼。
房遗直和杜荷之前听父亲讲过嬴小政和他家大鹅的事,因此得知这只大鹅要同他们一起上课,也不太过惊奇,反而还觉得有趣。
房遗直还有些好笑地摸了摸鹅脑袋说:
“有这大鹅作陪,想来上学也多了几分乐趣呢。”
杜荷则滴溜溜地转着眼珠,很快就不满地看向骆宾王,叉着腰质问道:
“骆宾王,我怎么没听过京城还有个骆家?
喂,你爹是谁呀?家里是做什么的?”
猝不及防被问到家世,骆宾王有些脸红,但很快还是端正地将自己的来历说了。
房遗直没什么表示,但杜荷却很是不悦,直接说道:
“什么?你一个区区地方县令之子,凭什么要和我们还有小郎君一起读书?”
杜家、房家虽比不上五姓七望的顶级世家,但也是有名的姓氏,这山东骆氏又算个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