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星河xi的文采像是天空上的骄阳,有着照耀世界驱散迷茫的价值,作为明朝正朔,我们大韩民国应该更加深刻细致的挖掘那些宝贵遗产,凝聚韩国意识,自民族根性中提炼出伟大基因,成为新时代亚洲文化的引领者和塑造者。。。”
韩国文化界高潮得厉害,库库射。
由于韩国本身的文学界实在太小,影响力太低,所以并没有单独成圈,而是和泛文化界耦合在一起。
从导演到编剧,从作家到记者,从学者到教师,都是泛文化界的一员。
但也正是因为并不孤立,韩国文化界具备着非同一般的影响力。
现在,他们开始疯狂解构《中美方世》,并且加了好多戏。
“方星河xi对于美式自由的批判,与本人对美国社会的研究如出一辙,作为汉城大学的教授,我认为这种正本清源的研究有如下好处……”
“方星河xi的哲学六原则深得韩国儒家思想之精髓,每一条都是现代与古典的精彩碰撞,为韩国年轻一代继承祖先智慧提供了绝佳的现代学习样本……”
“战国时的韩国是我们大韩民国前身,据朴进幸学者考证,当初反抗暴秦失败后的韩国移民一路东渡,逃离中原大陆,来到朝鲜半岛,建立了名为三韩的文明,最终逐渐演变成今日的现代韩国。
我们大韩民国的子民,身体中流淌着和太子誉一样勇武智慧的血液,因此才能创造非同一般的、灿烂辉煌的现代韩国文明。
在历史上,我们骁勇善战,数次打败了当时最强大的中央帝国,并在一战二战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因此得到了新霸主的欣赏和鼓励,迅速从战后的萧条恢复过来,创造了亚洲经济奇迹。
方星河xi与我们韩国人同源同种,此事已经是不可争辩的事实……”
棒恶常。
方哥心中早有预料,所以干脆没看任何一篇韩国的报道,只扫了一眼韩国的票房。
今天已经是1月5日,金载喜发来了多项韩国本土数据。
《英雄》上映首日,30万观影人次。
这个数据非常牛逼,但不是最牛逼的。
之前韩国电影的各项记录均由《泰坦尼克号》保持,直到99年末,记录由《生死谍变》改写。
再之后,2001年上映的《朋友》引发了全民观影狂潮,其开局之迅猛打破了之前由《生死谍变》保持的所有速度纪录,成为当时韩国影史最强的开画电影。
上映首日,45万观影人次,4天时间破百万,7天时间破二百万,10天超过四百万。
《英雄》的开画成绩明显落后《朋友》一个档次,按照常理而言,最终的票房落点应该只有《朋友》的一半左右。
但实际上……
《英雄》同样用4天时间破了百万观影,随后,引发了观影狂潮,一发不可收拾。
“太子誉是韩国人!”
2002年底到2003年初,韩国互联网被这句话引爆。
其实在罗马音标里,“hanguo”和“Korea”压根是两码事,但韩国现在还在较大面积的使用中文,韩国和韩国,在中文里是一致的。
因此……你们懂的。
方星河看了一眼票房,轻轻一笑,便随他们高潮去了,没有理会。
倒是金载喜兴奋得不行。
“BOSS,照现在的趋势看,我们至少有能力冲击800万观影人次,按照6美元的平均票价计算,韩国本土票房有希望站上5000万!”
其实韩国的票房分账,制片方最多能拿到四分之一,实际上应该只有20%左右。
1000万美元的收益再和新画面分,到手的数字,对于方总而言屁都不是。
但是,从统计全球票房的角度出发,韩国这5000万美元,绝对能够在单一票仓里排到前5,贡献堪称巨大。
所以,方哥这次对韩国人格外慈祥。
“你替我跟媒体对接,捡好听的话讲,我结束这边的行程之后,下一站就去日韩。”
韩国必须得再去一趟了,真人是否到场,估计能够影响上百万观影人次。
而且借着这个热度,也可以再巩固一下韩国满天星。
其实真要较真,北美欧洲的满天星都挺白给的,哪怕是狂热级别的粉丝,其奉献意识、持续时长、消费意向等等方面仍然远远低于日韩。
她们的付费能力确实更强,但是更倾向于为作品付费,没有日韩粉丝那种强烈的奉献精神。
《英雄》在韩国上映期间,韩国满天星组织了多场大型宣传活动,自带干粮,全天候在汉城各大商场门前站台,拉路人进电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