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方星河只有一个媒体基本盘,华盛顿。
而索尼名义上是六大,掌握着哥伦比亚电影集团,但在精英媒体人的阵营方面弱得一批,经常受到围剿。
因此,反击的强度和烈度远远不够。
再加上盟友梦工厂的力量,仍然难以和批评者相抗衡。
其实不是因为对面掌握的媒体更多、影评人更擅喷,单纯是因为对方脚下的力量太庞大——铺天盖地的白人至上主义者和制度自信优越怪一旦被充分调动起来,小八十都得缩回头。
每一天,为《英雄》摇旗呐喊的影评人都在承受巨大的压力,被对方以“难以辩驳”的理由压倒。
渐渐的,影视阵地被对方强势攻陷,《英雄》的“专业”评分直降至3颗星,5分总分制,平均分只有3。2分。
方星河仍然会出现在报刊娱乐版面的头条,可是越来越孤立,很多小报记者在写他的花边时,已经不再提起《英雄》本身。
而针对《英雄》这部电影的影评人则巧妙的避开了指责方星河,甚至多半都不提他,全心全意的嘲笑“那可笑的大一统理论”。
任谁看来,《英雄》都岌岌可危,很快就要被甩出票房榜前列。
然而,奇怪的事情悄然发生。
《英雄》的上映规模并没有扩大,院线仍然处于谨慎观望状态,上映时间也没有变好,仍然是那些边边角角。
然而,每日票房却没有像对手预想的那样,暴跌腰斩,一蹶不振。
正相反,日票房保持了一个极其稳定的平衡状态,没上涨,也没怎么下跌,在450万美元到550万美元区间来回震荡。
工作日稍微跌一些,到周末重新涨回去。
该空旷的州仍然空旷,纽约华盛顿洛杉矶等大城市一到周末便一票难求。
不止是对手们懵了,就连索尼都有点懵。
怎么回事?
等他们紧急去制作最新的调查方案,仔细查看数据,结果出人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女性观影人次正在悄然间压倒男性。
彼得把报表一扔,拍案而起:“不可能!怎么会有这么多家庭主妇去看一部外国功夫片?!”
是的,最新调查显示,《英雄》的女性观众平均年龄,已经悄然上升到28岁,女性最大观影年龄直至66岁。
收看主力,开始从青少女悄然上移,变成都市白领和家庭主妇。
离谱,真的非常离谱。
中村都纳闷:“她们真的看得下去《英雄》?”
方星河默默翻看着数据,忽然下令:“去查查《时尚O》最近两期的销量,再查一下有多少女性刊物下大力气推荐了我们的电影。”
中村恍然大悟,哥伦比亚发行部门全力出击。
3个小时后,结果呈现在方星河案头。
目前美国的四大女刊,《好管家》、《女性家庭杂志》、《时尚O》、《魅力》,全都刊登了盛赞方星河美貌和演技的文章。
这是一块从来不被传统大片注意的阵地,只有爱情片会向其倾斜资源,《指环王》、《纽约黑帮》、《英雄》都没有刻意经营这块阵地,但她们主动向方星河敞开了大门。
源源不断的女性观众,作为非功夫片受众,撑起了本该大幅下滑的《英雄》票房。
结论一出,环球等五大动作立止,同期对手惊惧交加,舆论场上一片哗然。
我们跟你打意识战,你往那儿一躺,靠脸就赢了?!
你方哥可不止是有一张脸,他还有智慧和文采。
一瞬间,他便意识到,自己苦等的那个反击机会,终于到来。
这两章卡审和,改得很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