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一起复兴大唐吧! 第507章 > 第491章 父子因果(第2页)

第491章 父子因果(第2页)

先是王府内部,压抑一整夜的喜悦轰然爆发,侍女仆从们脸上都洋溢着与有荣焉的笑容,相互道贺。消息像长了翅膀,飞过高墙,传入坊市街巷。

钟鼓楼上传出庄严喜庆的钟鸣,一声接着一声,回荡在汴京上空。官府的差役骑着快马,穿梭于各主要街道,高声宣告世子降生、秦王有后的喜讯。开封府衙役则迅速拟好安民告示,然后马上贴满各处城门与市集口。

顷刻间,就算仍在清晨,整座都城却都由此沸腾起来。

“生了!秦王殿下有后了!”

“是位世子!天佑秦王,天佑我等!”

“大喜啊!天下有继,太平有望了!”

百姓们涌出家门,聚拢街头,笑容满面,纷纷议论。酒肆掌柜拍开泥封,将美酒摆在门口任人取用;茶博士高声吆喝今日茶水免费;卖炊饼的老汉将热腾腾的饼子分给围过来的孩童……

欢呼声、笑闹声、祝福声响彻全城。大相国寺与道观的钟声也相继响起,加入了这场全城的欢庆,为新生世子祈福。

不久之后,以韩延徽、敬翔为首的天策府、枢密院重臣率先入府恭贺,言辞恳切,誉其为“国本已立,天下之幸”。更有不少大臣皆称此乃‘天命所钟,祥瑞之兆’,与之前的“河清”、“嘉禾”等祥瑞联系起来,劝进之声愈发高涨。

王府内,虽能听到外间隐约传来的鼎沸人声,内苑却依旧维持着应有的秩序与几分产后的宁静。

姬如雪、耶律质舞、巴戈、阳炎天等女相继前来探望,轮番看着摇篮中的婴孩。见到健康的婴孩和疲惫却安好的女帝,耶律质舞一时若有所思不提,雪儿眼中则盛满温柔笑意。

千乌指挥着人送上精心炖制的补汤,一应准备周全至极。降臣又仔细为女帝诊了脉,开了调理的方子,然后忍不住亲自抱着阿稷走了好几圈,与众女笑谈着这孩子眉眼间哪里像女帝、哪里又更像萧砚。

萧砚一直陪在女帝榻边,只是满足的看着家中暖融景象。待众人因为担心扰了女帝清净次第告别离去后,又看着乳母将吃饱睡去的阿稷放入紧邻卧榻的精致摇篮里。

他握着女帝的手,两人没有太多言语,只偶尔交换一个眼神,细声笑谈几句。

午后,女帝正要歇息睡下,千乌入内,低声禀报道:“郎君,卫王闻及喜讯,已在府外,请求拜见郎君与王妃。”

萧砚思忖了一下,看向女帝。

女帝眼中掠过一抹复杂的波动,所谓期待、怅然,最终化为平静,她便微笑着对萧砚微微颔首。

“请他至正厅。”萧砚吩咐道。

正厅内,李茂贞已端坐等候在此。他换下了一路风尘的戎装,穿着一身常服,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那张与女帝有几分相似的俊朗面容上,往日岐王的锐利与偏执已被一种平静取代,锐气虽仍然不减,但已不再那般逼人。

此时此刻,其人唯有一双异瞳深处,翻涌着不易察觉的紧张与愧色。

听到脚步声,他急忙转过身,看到萧砚与被他扶着缓缓行来的女帝。而女帝坚持要起身,甚至还换了一身端庄的宫装,发髻梳理整齐,虽脸色仍白,却自有一股雍容气度。

李茂贞没有丝毫犹豫,上前三步,撩袍便拜,复而将额头触及地砖上,行的竟是标准的臣子大礼,声音沉肃道:“臣,李茂贞,叩见秦王殿下,叩见王妃。”

萧砚站定,受了他这一礼,方才开口,语气平和,轻笑道:“卫王一路辛苦,起身吧,且坐,不必拘礼。”

李茂贞谢恩起身,落座后,目光第一时间便落在女帝身上,喉结滚动了一下,沉吟了片刻后,才艰难开口,声音竟有几分沙哑:“云姬……王妃凤体可还安好?”

“劳兄长挂心,一切安好。”女帝的声音温和,却明显带着几分淡淡的疏离,有些事,萧砚可以不追究,她却不能真的不表态。

李茂贞眼底掠过一抹痛色,他深吸一口气,起身再度拱手,这次是朝着女帝,语气无比诚恳,甚至带上了几分苍凉:

“过往种种,皆是兄长之过。执迷于虚妄霸业,负气任性,累及岐国,更累及你我兄妹之情。若非殿下胸襟如海,兄长怕是早已……悔之晚矣。兄长此番归来,见百姓安乐,新政井然,方知自己往日不过是坐井观天,徒增笑耳。今日在此,非为求得宽宥,只望王妃……能知兄长悔愧之心万一。”

这番话,他说得极其缓慢而郑重,每一个字都像是从肺腑中挤出,端是诚恳至极,更没有半分扭捏与架子。

女帝静静的听着,凤眸中水光微漾,十几年的委屈、担忧、一次次失望,甚至是被软禁半载的悲切,似乎都在兄长这迟来的忏悔前慢慢消融。

她沉默了片刻,感受到萧砚轻轻握住她的手背,于是她再开口时,声音便柔和了许多:“兄长能勘破迷障,幡然醒悟,便是最好。往事已矣,不必再提。如今大王麾下,正值用人之际,望兄长能尽展所长,尽心辅佐大王,共安天下,方不负此生所学,更不负大王一番信任。”

李茂贞闻言,紧绷的肩膀微微松弛下来,眼中泛起一抹释然与快意,对萧砚感激的点了点头,复而郑重道:“臣,谨遵王妃教诲,必竭尽驽钝,以报殿下与王妃不弃之恩。”

萧砚在一旁看着,此时方才微微颔首,出声道:“外兄能如此想,乃天下之幸。”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