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看了半天之后,问她,“什么时候来的?”
苏荔坐在桌前开始吃她的包子,“昨晚到我家的时候已经十二点了,你俩睡着了就没叫你俩。”
爷爷眯着眼看着周缙白半天,问出了疑惑,“你四十几了?”
周缙白诚实回答,“四十二了。”
爷爷示意他坐,“四十二这个状态,怪年轻的。”他又看向苏荔,“你说他叫什么?”
苏荔咬着一口包子,“周缙白啊,周总理的周,绞丝旁一个晋级的晋,白色的白。”
爷爷若有所思,“这名字还有重名的?”
苏荔一愣,“什么意思?”
爷爷说,“有个慈善家也叫周缙白,我们这小县城有好几所他建的希望小学,去山里支教的时候,也见过打着他名号的希望工程,那是个有钱也不忘回馈社会的人。”
苏荔看一眼周缙白,“那有没有可能你说……………”
没等她说完,爷爷叹息一声,“这名字好,可惜了,同名不同命啊。”
周缙白没说什么,只问爷爷,“您是老师?”
爷爷点头,“教高中数学的,早退休了,你这急匆匆来,枝枝他爸妈又没回来,我和她奶奶还真不知道怎么办。”
周缙白说,“该怎么办还怎么办,按照你们的习俗来,需要我做什么,跟我说,我照办。”
奶奶观察着他,“结过婚吗?应该不是头婚吧?”
周缙白诚实回答,“是头婚,但家里有个养子。”
奶奶明显不信,“四十几了头婚啊?这么大年纪了,头婚的话,是不是有点……………”
奶奶说的委婉,肯定想说他有什么问题,周缙白神色沉静地跟她解释,“因为这些年一直在拉扯养子,所以一直未婚,遇到荔枝后才想结婚的,身体没什么问题,身边也没什么女人,这方面二老可以放心。”
奶奶哦了声,“什么工作啊?工资高吗?”
周缙白回答的比较含蓄,“在国企上班,事业编,算是个领导,年薪不低于百万。
爷爷点头,“年纪大有年纪大的好处,这方面就比一般年轻人好一点,条件还行,家里都有什么人?”
周缙白说,“就一个养子,父母早逝,较早当家。家族关系比较单薄,社会关系也没那么复杂,日常基本上就是上班,回家,两点一线,要是和荔枝结婚的话,会比较顾家。”
这一点倒是让两位老人满意,爷爷赞同,“有小家才能有大家,反正建设社会不需要你,你能顾好你的小家,也算是一种能力。’
周缙白赞同,“您说得对,我这种没有雄心壮志的人,不给社会添乱,照顾好家人,也算是一种成功。”
苏荔听着周缙白忽悠两位老人,想笑,但忍住了。
她默默地吃完了六个洋芋包子,起身回去洗漱刷牙去。
周缙白看着她走了,有点紧张。
爷爷指了指剩下的馒头,“吃两口对付一下,中午让奶奶做饭。”
周缙白应着,“好。”
奶奶说,“性格怪好的,说话也听,但不知道是真心还是圆滑。”
a。"。。。。。。"
爷爷又问,“没见过枝枝的父母?”
他诚实回答,“没跟她在一起的时候见过,在一起后没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