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大周理律》,凡涉武装匪患之案,须备三份卷宗,即廷尉台自存一份,司戎府备案一份,凤阁再留一份。待三司共议后,由凤阁、司戎府共拟章程,奏请圣裁。
再论黑山军。
自洛邑姬氏取代司马氏得天下以来,此匪患始终是心腹大患。当年高祖初登基,太行山一带便有不堪重赋的农民揭竿而起,渐成气候。如今盘踞山中,已聚众约有六、七余万。
当年高祖数次征剿未果,后因夷狄犯边只得暂且搁置。到姬昭当初十二岁登基时,凤阁以新君年幼为由,又将剿匪事宜延后。如今黑山军竟敢煽动建康流民作乱,其狼子野心已昭然若揭,断不能容。
谢廷玉翻身上马,带着一行人马自廷尉台离去,直奔司戎府找桓斩月。
行至开阔官道时,忽闻一阵急促马蹄声如惊雷碾过青石板。一辆袁氏宝马雕车经过,帘幔被人挑起。
袁缚雪抬眸望去,只见一骑当先,马上那人着玄色劲装,蹀躞带紧束的腰身如青竹挺秀。纵马驰骋间墨发飞扬,袍角翻卷如乌云追月。
正谓是,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好一个英姿飒爽的女郎!
“你还要盯着看她多久?”
袁缚雪心一紧,放下帘幔,执起茶盏,面色如常,“不过偶见故人,多看一眼罢了。”
“建康城内骑马纵驰的女郎何其多,为何三弟你非要盯着谢廷玉看?”
袁望舒端坐在袁缚雪对面,见他自挑起车帘便目不转睛,再想到这几日三弟与谢廷玉一同奔波安置流民,心里顿时如打翻了五味瓶,说不出的难受。
“谢廷玉也没什么好。”袁望舒将一块酥糖塞入嘴中,“建康城其他女郎你也可以看看。她谢廷玉不就是长得俊些,武艺高些,家世显赫些,品性端方些,园子里没养什么乱七八糟的男人。”
这讲着讲着,袁望舒自己都讲不下去了。
细细想来,这偌大建康城里,家世显赫的,容貌未必出众,武艺高强的,品性未必端正。即便家世容貌俱佳的,后院也多是莺莺燕燕环绕,养着七八个男宠暖床的大有人在。
像谢廷玉这般样样拔尖,后院又清净的,能让三弟嫁过去不受委屈的,还真是掰着指头也数不出几个——
作者有话说: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侠客行李白
这下好了这下是彻底没什么存稿了每天眼一睁就是欠3000字(你看看你看看你看看,没有存稿怎么活
我要把更新时间要么固定在晚上10:00,要么早上9:00这个样子,要不然老是0:00:15分发这样会搞得我熬夜
黑山军的灵感来自历史上曹操收编黑山军==这个part我思考一下怎么写
对了,更6天休1天能不能接受?更5天休2天能不能接受?更4天休3天能不能接受(一步一步试探读者的底线[摊手]
第47章
“其实说起来,我们汝南袁氏与陈郡谢氏,原本是有过婚约的。”
袁缚雪抿茶一口,指腹抚摸茶盏边缘,抬眸看向袁望舒,眼中一片宁静。
“我也是昨日问母亲来着。”袁望舒手捂住唇轻咳一声,“三弟,你也莫怪我多事。这几日见你与谢廷玉同进同出流民市坊,昨夜她送你回来时,你还与她一道说笑。”
袁缚雪不解,“这和婚约有何关系?”
“因为这娃娃亲定的,正是你与谢廷玉。”
茶汤突然呛入喉间,袁缚雪手上一颤,盏中清茶险些倾洒。那温热的液体滑过咽喉,却似化作一团火,烧得他心口发烫。
袁望舒手拿柑橘,一边掰,一边拿眼角睃袁缚雪的神情,“只是当初,谢二身体不好,母亲怕你过门就守寡。谢家倒也识趣,主动退了这门亲。”
“自那以后,两家人都对此讳莫如深,这婚约便算作废了。”
袁缚雪垂眸不语,指尖轻轻拨弄着案几上的玫瑰酥,细碎的糕屑簌簌落在青瓷碟中。
袁望舒装模作样地剔着橘络,又假意倒茶,最后故意用手肘撞了下案角。整个过程中,袁缚雪宛若一尊石像,一动不动,丝毫不受外界的任何影响。
见此状,袁望舒也不敢妄加揣测她这三弟的心思。缚雪虽性子沉静,内里却玲珑剔透,自有主张。她实在看不出,他究竟对谢廷玉有无那份心思。
青涩的郎君真的是很容易被颜色好的女郎给骗走呐!
“唉——”袁望舒重重往后一靠,鬓边金簪撞在车壁上,发出咚的闷响。她盯着车顶繁复的云纹,咬牙切齿地在心里又骂了句:这该死的谢廷玉!
马车内陷入一片沉寂,只听得车轴辘辘,沿着青溪河岸缓缓驶向袁园。
再说回司戎府这边。
谢廷玉正往里头赶时,恰好遇上桓折缨和崔元瑛两人大声嚷嚷,吵得那叫一个不可开交。
“谢二!”崔元瑛眼角瞄到谢廷玉的玄色外袍角,猛地一转头,跟看见救兵似地,一个箭步窜到她身侧,“你快来评评理!”
“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