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克多神色严肃道:“将军,您真准备从魏登走?那里的地形实在太……”
莫罗再次摇头:“当然不。”
没等维克多松一口气,就听到总指挥官继续道:“我们直接前往拜罗伊特。”
周围的几名军官顿时惊讶地同时朝他看来。
他们的确有信心能击败维尔姆泽军团的8万大军。
虽然莫罗军团只有6万5千名士兵,但经过之前的一系列战役,他们早就建立起了对奥军的心理优势,哪怕10万敌军他们也敢打。
然而,想要击溃8万敌军,战斗得持续好几天。如果维尔姆泽从一开始就选择龟缩防守,甚至能拖延半个月也不一定。
而联军主力就在50多公里外的班贝格,只需两天时间就能赶来拜罗伊特增援。
见没人出声,莫罗指向地图微笑道:“你们认为,拜罗伊特有多少敌军?”
“至少8万人。”南苏蒂中校不假思索道。这数字是经过骠骑兵多次确认过的。
“不。”莫罗立刻摇头,“那里有4万,2万5千,和1万5千敌军。”
是的,联军的拜罗伊特防线有超过18公里宽,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阻截莫罗军团。
在这么长的战线上,各军团之间必然会有一定的间隙。
莫罗所说的三个数字,正是维尔姆泽的主力,以及其指挥的克雷军团、黑兴根军团的兵力。
而三者之间是存在4到5公里的间距的。
这对于数万人的大兵团作战来说,几乎就等于是肩并着肩了。
但这在莫罗看来,已经足够宽了。
他在经过威尼斯袭扰战之后,对迂回穿插战术的理解绝对是法国所有将领之中最顶级的。
莫罗用手指敲了敲地图上标示的敌军位置:“如果你们是维尔姆泽,会觉得哪支军团最不可能遭到袭击?”
维克多思忖道:“应该是克雷军团。”
克雷军团位于维尔姆泽的主力和黑兴根军团之间,进攻这里很容易被两翼的奥军形成内线夹击的不利局面。
“没错。”莫罗点头道,“所以我们就选择从这里突破。”
……
日次早上10点。
维尔姆泽军团左翼的黑兴根亲王收到骑兵的报告,说正有六七千法军从东侧数公里外经过。
黑兴根亲王看向一旁的参谋:“法国人这是打算从魏登绕过我们的防线。”
“是的,将军,但应该不是他们的主力。”
“或许是前锋军团。”黑兴根亲王想了想,吩咐道,“先通知维尔姆泽将军。调两个团向东魏登方向移动,如果遇到法军就尽量拖延住他们。”
“是,将军。”
半小时后,莫罗军团的两个师以极快的速度分从克雷军团两侧的狭窄空隙迅速穿过。
为了保持隐蔽,他们一路上连军鼓都没有敲,旗帜也尽可能地收了起来,全凭士兵们的行军经验来保持队列。
最危险的时候,他们距离身侧的奥军仅有两公里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