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很满意,让韩信跟他一起走,韩信并不是很想跟刘邦一起出门,果然走出宫门就听他说了很多要让大汉超越大秦的理想。
“你都不知道当初进入咸阳宫我看见了多少竹简,只兵书就用车拉了两车,当时的朕哪有什么眼界啊,两车兵书还是萧何坚持拉出来才拉的,”刘邦一边说一边叹息,“还有很多书简都被扔在了咸阳宫,项羽可能拉出一点,现在也不知道还有没有。”
韩信听着,所以重点是。
刘邦嫌弃韩信,怎么看他的样子什么都听不懂啊。
“咱们大汉现在也是一个国家了,在大秦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你就说咱们需不需要做一些有用的事情来?”
韩信点头:“这是需要的。”
毕竟听您的意思是要超越大秦,人家大秦是多少代人的努力,现在的大汉又才多少代,不努力怎么超越?
“对,你能看出来这一点就对了。”刘邦站定,双手背在身后,“年轻人这时候就该多干点,你要比生产队的驴更能干才行。”
韩信被忽悠走了。
小凹和他哥在后面跟着了一段,眼睁睁看着他们渣爹把“大汉做大做强”这个帽子扣在韩信头上,然后他自己脚步轻松地走去了宣室殿。
渣爹喜欢画大饼还喜欢摸鱼,这点上跟政大爷那样的老板都没法比。
小凹:“哥,渣爹又要摸鱼了。”
关键是他自己都摸鱼,却还不让我玩。
盈儿耐心地哄弟弟:“咱们不是说好了要向政大爷学习,阿父没当过皇帝,可能只是不知道怎么当而已。”
小凹却觉得渣爹太知道怎么当皇帝了,分工作跟分果果一样,留给他自己的只有玩。
虽然积极应对要在这里上学这件事,小凹心里还是很生气。
盈儿继续顺毛捋:“所以阿父才在历代明君中没有排名,付出努力不一定会收获,但不付出努力却一定没有收获。”
小凹怀疑他哥又看什么心灵鸡汤文了,而且以后他哥可能和渣爹一样会画饼。
“你们两个怎么还没有去学室?”
长安宫第一批修建的宫殿就有学室,在未央宫西,为劝学宫,主要是太子、皇子、诸侯子读书的场所。
这就可以看得出来吕雉和刘邦有多重视对盈儿这个太子的培养,不是没有哄着小凹去上过学,小凹却总有一百个借口去拒绝。
叔孙先生和张先生也不是第一次提让小凹读书的事了,这一次总算是把他摁头摁了下去。
为了鼓励弟弟们好好读书,刘嘉还从玻璃坊给他们带了两个漂亮的玻璃笔筒过来。
小凹没想到姐姐都不在家里休息一下就又要出门,也被努力的姐姐带动了,说道:“姐,我们这就去。”
眨了眨眼睛说道:“姐,你要不要跟我们一起上学啊?”
好像从来没有人提过要让他姐上午的事。
刘嘉的脸都绿了,刘家一家人都不爱上学,赶紧跟弟弟们挥手,笑容完美:“快去吧,不用管姐姐,姐姐也有师傅的,你们好好地读书,姐姐回来的时候还给你们带好吃的。”
小凹点菜:“我要吃炸淀粉肠。”
栎阳市集上做淀粉肠的老婆婆本来就是他们的人,都城搬迁之后,淀粉肠也跟着搬迁了过来。
当然长安宫的厨师也会做,但小凹就喜欢吃从外面买回来的。而且大汉这边的淀粉肠纯手工,比现代街上卖的还好吃。
刘邦这边一路溜溜哒哒地来到宣室殿,瞅着政哥这又有好几天没来,便悄摸地让人把陆贾和陆贾的徒弟叫过来。
其实陆贾一个多月前已经被迫不及待收服南越的刘邦塞上南下之路,但他人还没走到鸿门就生了场病,得亏刘邦派人快马加鞭地给他送过去一板退烧药,烧迷糊的人这才慢慢好转。
在鸿门养病还不如在长安,刘邦又让卢绾过去把人接了回来。
早朝的时候重新讨论去南越劝赵佗向大汉臣服的这件事,文臣武将的口气一致,那就是等陆贾好了还让他去吧。
陈平讲得最好,陆贾有过在南越游历的经验,他知道那边的风土人情,说服南越王的可能性很大,其他人去了就不一定了。
于是经过商量,还是决定等陆贾好了再派他去。
但没想到陆贾的身体有点亏,扁叔去诊断过后说至少要休养个一年半载才能远行。
陆贾知道他们这个决定以后感觉就很复杂,这都是些什么人啊,没人给你们杀猪你们还不吃了?
转天,刘邦就好药好吃地给隔三差五送到陆贾家里,让他的儿子们好好照料他,希望他快点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