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禾抓抓头,感觉又要长脑子了。
这事既然有想法了,就放心里先掂量着。
目前肯定是不行的,父女关系可紧张着呢!
还不如先找个班上着。
“奶,街道办的活儿,具体要干些啥?”
“还能干啥?”奶奶掰着手指头数,“每月挨家挨户收水电费,登记谁家娶媳妇嫁女儿,调解个邻里纠纷,遇上大检查就去贴贴标语。清闲是真清闲,就是磨性子。”
舒禾心里一动。
挨家挨户跑,不就能摸清街坊邻居的底细?谁家有余钱,谁家有门路,谁家藏着些稀罕物件。。。。。。这些不都是信息?在这个信息闭塞的年代,掌握信息可比啥都管用。
街道办接触的人多,保不齐能遇上搞个体的先行者,讨点经验总没错。
“奶,那活儿。。。。。。能请假不?”她试探着问。
“请假干啥?”
“万一。。。。。。我想搞点小买卖呢?”舒禾压低声音,“比如卖点针头线脑,或者。。。。。。做点小零食啥的。”
舒奶奶手里的筷子“当啷”敲在舒禾手上,眼睛瞪得溜圆:“你想当‘倒爷’?”
“不是倒爷!”舒禾赶紧解释,“就是。。。。。。以后自己想做点生意,正规的,不是投机倒把。”
舒奶奶盯着她看了半晌,叹了口气:“你这丫头,心思比你爸三兄弟加起来还多。”
舒奶奶本身想骂人的,眼珠子一转,搞起了迂回战术,“做买卖的事,先别急。你先去街道办干着,心性定了再说。真要想干,也得。。。。。。等你攒够了本钱。”
“成,听您的。”
见她应了,老太太脸上立马挂起笑意,“先把日子稳住了,再想别的。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急不得。”
“是嘞~”舒禾乖乖应着。
舒奶奶絮絮叨叨地说着街道办的李主任爱吃啥,谁家的媳妇不好惹,舒禾一边听一边点头,手里的馒头慢慢见了底。
就跟她已经去街道办上班了似的。
骨汤的热气渐渐散了,屋里却依旧暖融融的,舒禾心里也暖融融的。
至少,有个安稳的落脚地,有个能商量心事的人,就比啥都强。
“行了,给你留了热水,歇会就去洗个澡,早些睡觉。”舒奶奶收拾起碗筷,“明儿还得早起去孙家搬东西,别迟到了让人家看笑话。”
“嗯!”
一个热水澡洗完,舒禾是通身舒坦。
回到堂屋,见老太太正在擦缝纫机。
“奶,你干啥呢?”
“你这都要去街道办上班了,奶不得给你做两身衣衫吗?出去体体面面的。”
舒奶奶戴上老花镜,翻出一块藏青色的涤卡布铺在案板上,手指在布料上比量着。
“你看这布,厚实,耐磨,洗了也不缩水。”老太太拿起剪刀,几下就动手了,“前儿小叔从外地带回来的,比供销社卖的还便宜三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