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官们反对加人,那是因为他们是儒门弟子,道统利益摆在那里,不得不去反对,不去争。
而孔广杓呢?
他就是道统,他现在的衍圣公爵位恢复,都是皇帝下的旨意。
那至少有生之年,孔广杓都打算带领南孔,坚决拥护(跪舔)大汉皇帝。
只要不拆孔庙,不削衍圣公爵位,不动孔子主祀,大汉皇帝要他往东,他就绝不往西!
聂宇眼看无人说话,这才点头笑道:“好,既然诸卿都赞成,那此事就这么定下了。朕之后会将孔庙新增从祀的先贤名录,送往礼部!”
顾景闻言还是没忍住,他也没直接反对说不行,而是委婉说道:“陛下,若要新增从祀先贤,须与天下人辩议一番,且先贤既为先贤,总得有其旷世遗著,用于承其学术!”
前者的辩议,这算是既定流程,孔庙增祀不是皇帝说加就加的,必须要给合理的理由,就连罢祀也需要有充足理由,来证明哪位先贤不能从祀孔庙。
毕竟,孔庙祭祀自汉朝始,也不是一开始就那么多人,全靠历朝儒家学派不断辩议而来。
聂宇也没生气恼火,因为今天这事确实挺大,他要强行往孔庙塞人,塞的还不是儒家先贤。
不光他这个皇帝要承担压力,同意推行的满朝诸公,自然也要承担巨大压力。
顾景这礼部尚书,更是首当其冲,谁让现在大汉新朝初建,太常寺的班子还没完全搭起来,所以孔庙的祭祀事务,还是在由顾景来负责。
聂宇说道:“朕就先以祖冲之为例,伪清皆言我大汉火器犀利,而火器最厉害的是什么?是大炮,大炮能造成杀伤的又为何物?自然就是炮弹了,而炮弹从制作到出产,甚至开炮轰击伪清鞑子,都要依赖数学之道。祖冲之为后世证明算出祖率(圆周率),祖率虽然现在已经为数学基础学课,但这不代表其居功不伟。如今我大汉治下各省皆有修习祖率者,并将其发扬光大,此为传道授业之功,难道还不能配祀孔庙?”
不得不说,祖冲之确实是个天才,作为南北朝时期的数学家,居然能准确算出圆周率的后七位。
《隋书·律历志》:“宋末,南徐州从事史祖冲之,更开密法,以圆径一亿为一丈,圆周盈数三丈一尺四寸一分五厘九毫二秒七忽(3。1415927),朒数三丈一尺四寸一分五厘九毫二秒六忽(3。1415926),正数在盈朒二限之间。”
顾景听到皇帝给出的理由,顿时有些无言以对。
现在大汉与伪清正处于战争状态,火器军事都是重中之重,皇帝把祖冲之跟大汉的火器绑在一起,那几乎没人再会去反对祖冲之入祀孔庙。
聂宇又继续说道:“再说张仲景,张仲景为亚圣,也为医圣,天下医者的先贤,而医者之重,不用朕来多言。朕知道,自古以来医者的声名都不是很好,你们这些学儒的,普遍都看不上学医的。”
这是真看不上,虽然让后世十分诟病的程朱理学,已经提出了“知医为孝”的观点,认为儒门文人要体现孝顺,就必须懂得医道。
可即便程朱理学的“知医为孝”,对医学也是持看不上的态度,医学只是理学用来发展传扬孝道的工具。
他们既鼓励事亲(照顾父母)者“知医为孝”,又认为儒家门人不应该去行医看诊,这是有辱文人的斯文体面。
历朝历代,医生地位普遍都很低,唐朝的狄仁杰会医术,给人看完病后都不愿意收钱。
这不是狄公足够清廉,而是收了钱就是行医了,行医是低贱行业。
医生地位唯一比较高的,只有宋元时期,赵宋是因为范仲淹的一句“不作良相,便作良医”,让医生的尴尬地位稍微有所缓和。
蒙元则是情况特殊,蒙元时期也是历史第一次,医生地位超过了儒家文人。
但蒙元存在时间太短,不到一百年国运,而且内战打仗就打了一大半,可以忽略不计。
大明开国,医生沦为“医户”,与“乐户”等贱籍同列,地位一落千丈。
沿袭至伪清,医生还是老样子,而且因为医生地位太低,真正愿意学医的很少,大多都是杂学大夫和学艺不精的庸医。
这些庸医和杂学医生,又进一步恶化了医生的名声。
顾景在内的大汉文官,之所以反对张仲景入祀孔庙,就是现在的医生行业,实在是太杂了。
庸医、杂医太多,真正名医数量已经很少。
聂宇手下的名医,目前就那么大猫小猫两三只,还要去作为医学院的院长,管理大汉新朝的医学院发展。
聂宇说道:“朕很理解你们看不上这些医士是为什么,无非庸医太多,甚至许多自称医士,却连基本的看病诊脉都不会,这些招摇撞骗、学艺不精者确实不配称医士。”
“但是,正因为如此,朕才要让医圣张仲景重新入祀孔庙,以向天下医士表明,我大汉新朝不是前明,也不是伪清,不会歧视医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