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就是这其中的重灾区,唐朝自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大唐基本变成了竞爭上岗的王朝。
能正常继位的太子,还要遵从嫡长子继承制,不说屈指可数,那也是没几个了。
就连李世民自己的儿子,都做不到太子正常继位,何况別的皇帝,这也给大唐政局带来了持续性混乱。
皇子爭位,不死一大片人,让地方朝堂动盪,那是不可能的。
宋朝对唐朝的太子问题,打了个补丁,立太子前先做开封府尹,做了开封府尹,必定能当太子。
但总有一两个人喜欢搞特殊,弄得两宋又是乌烟瘴气。
明朝彻底修正了这个bug,就坚定的遵从嫡长子继承制,哪怕出了朱棣靖难,之后也还是继续遵守嫡长子继承,成功让大明儘可能政局稳定的度过了两百多年。
偽清吸取大明教训,嫡长子继承制稳定,但不可取,皇帝上限保证不了,而放任爭位也不行,政治动盪牵连太大,所以就由雍正定下了秘密立储制度。
皇帝死之前,谁也不知道太子是谁,但又默许诸皇子之间良性竞爭,確保皇子不是太傻,又不会让政局动盪。
聂宇不打算沿用偽清的秘密立储,这对他来说意义不大,还是继续明確嫡长子继承制。
但他也做出了补丁措施,就是设立皇城学府,让太子能从小在学府里读书进学,接触学霸人才。
只要不是天资特別蠢笨,那总能学会一些治国之道,知道国家的基本情况,不至於被文臣耍的团团转。
能不能成为一代明君,那是后人自己的事情,就算他把太子教的绝顶天才,也不可能確保对方一定成为明君。
明君可都是很辛苦的,不是所有人都能压抑住享受的欲望,真的去勤政治国,让百姓安居乐业。
解决了大汉新朝最棘手的一件大事,眾臣心下都是稍稍放鬆。
戴毅这个刑部尚书突然问道:“陛下,新朝始建,是否需要大赦天下,以安民心?”
聂宇说道:“大赦天下就不必了,各地可清查囚犯罪名,小罪允许回家探视,大罪不必姑息。”
大赦天下,歷朝常用伎俩,既能安抚民心,又能减轻百姓压力。
因为古代刑罚严苛,百姓稍有不慎,就可能犯罪。
皇帝喜欢大赦天下,也是为这些人考虑,让犯了小错的百姓能够安然回家,缓解民怨,同时不要因此太过影响地方的农桑生產。
不过,现在是大汉新朝,刑律都已经换成了《大汉新律》,小罪重罚的刑罚早就没了,官吏也是有都察院监督廉政。
能关进大牢的,几乎不可能存在冤枉的,所以大赦天下倒確实不用了。
戴毅就是顺嘴一提,开国皇帝大教天下,只是朝代的惯例,不大赦也无什么影响。
刘骏接著匯报:“新朝初建,大理寺、鸿臚寺、太常寺、宗人府等在內,各部新院都在设立,具体的各部官员名录,还有衙门办事之所,已经俱陈此奏,还请陛下过目!”
聂宇接过那本厚厚的奏章,认真翻看了起来,里面除了大理寺、鸿臚寺、宗人府这几个主要设置的机构,又有太常寺、钦天监、太医院在內这些次要设置的机构。
大理寺、鸿臚寺两个部门,大致是从礼部和刑部里面拆分,分出对应职责的官员人手组建新部门。
对礼部和刑部而言,並没有太大损失,虽然缺失了许多官员权力,但剩下的维持基本运转问题不大。
太常寺的设立官员,则是从户部那里进行借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