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出家丁、交出兵甲,这些都可以,可总要先立个规矩不是。”
“……”
眾人吵吵嚷嚷,甘福冷眼旁观。
对於眾人最关心的,无非就两条:
一是规矩。
二是田產。
规矩很好理解,就是他们想知道汉王的规矩,汉王接管了南京以后,接下来到底打算怎么办?
南京不比大汉以往占下的任何城池,这里是可以用来建国定都的。
而且汉王可是已经把荆州府的內阁中枢,都一併搬来了南京,显然是准备把南京作为新都,最起码也是长期的临时都城。
所以,他们需要先知道汉王的规矩,之后才能有对应的处世方案,不说继续作威作福,至少也要维持现在地位,不被踢出南京的豪门圈子。
再说田產,他们虽然知道到头来可能还是拦不住汉军分田,但这可是数万顷的良田,不是什么几百亩、几千亩,真要这么点田地,给了也就给了,上万顷田他们实在肉疼。
他们都不求全部保住,能保住一半就行,再不济,三分之一。
甘福旁观理清了眾人诉求,拍板收尾道:“诸位,现在南京的情势、乃至江南的情势都已经不同,至少在咱们南方,坐江山的已经不是清廷,而是那位汉王了。再对照近日的流言风声,汉王已经有意要称帝建制,届时南方不出意外,就是新朝的天下了。我的看法很简单,胳膊拗不过大腿,既然身在新朝,那新朝需要我们做什么,我们就做什么!”
“可是……”有人还有疑虑。
甘福说道:“我知道诸位都有疑虑,大汉的分田和汉王的规矩,咱们暂时没法摸清楚,但咱们可以先用联名方式上请。”
“联名上请,上请什么?”
“劝进!”
“……”
劝进二字一出,密室瞬间沉寂下来。
眾人这下终於明白甘福意思,虽然此前在大汉刚进占南京的那会,就已经有民间士子在递送书信,劝进汉王登基。
但他们劝进的都很委婉,而且还是往內阁衙门送信,里面说不好都有內阁自己的安排手笔。
可现在不一样,作为南京城最有实力的几家豪族权绅,又有献城大功在身,由他们以联名上请的形式劝进,仪式感直接拉满了。
功高莫过於救驾,功大莫过於从龙。
劝进不算从龙,但功劳可不比从龙小多少。
甘福解决不了问题,那就想办法谋划劝进之功,事成甘氏说不定能由商转文,不成劝进总不至於恶了汉王。
保底不亏,干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