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哪有什么康乾盛世笔趣阁 > 第371章 劝进(第2页)

第371章 劝进(第2页)

有个年轻秘书官忽然拱手回答:“臣以为既要称帝建国,国号可选定为大明。”

此话一出,众人哗然。

所有人齐刷刷看向那个建议改国号大明的人才。

发言的秘书官似也知道自己说的不太妥,连忙解释道:“大明虽为前朝国号,但前朝到底为我汉家王朝,民间百姓及反清义军多有知悉。而且大王又刚拜谒过明孝陵,前明太祖昔年便是以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为旗号。大王现在称帝建明,实则暗合复明,正呼应我大汉驱逐鞑虏、恢复汉家中华之功业!”

总结,大明在百姓那里知道的多,比他们大汉有市场。

改国号为大明,可以吸纳百姓和民间反清势力,包括天地会这些以反清复明为旗号的义军投奔。

不过,这些理由说完,很快有人出言反对,反对的人正是魏辅邦。

魏辅邦说道:“国号大明实为不妥,先不说吉不吉利的话,大明都是已经灭了一百多年的前朝。大王甚至不姓朱,如何能够复称大明,还是说等大王登基改了国号,再找一个朱家人共享社稷天下?”

“这……”最先发言的那人瞬间有些哑口无言。

魏辅邦趁胜追击,继续说道:“大王,臣以为大明不可取,可以大周为新国号。毕竟,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也!”

虽然以周为国号的王朝,除了东西二周这两个正统的以外,剩下的普遍都是短命鬼。

北周、武周、后周、大周(张士诚)、吴周,没一个能活过百年的,就连活过五十年都够呛。

但这不代表周的国号有问题,只能是人不太行,北周那是鲜卑异族,武周那是牝鸡司晨,后周就不说了,一报还一报,张士诚的大周纯就是草台班子。

最近的吴周,那更是大汉奸加三姓家奴吴三桂称帝的国号,这样的无德之人也配坐天下?

而大汉则不同,大汉的起家之路没有黑点,口号也是正的不能再正,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百姓尽皆拥护爱戴。

如此,立国号为大周,周朝天下八百年,伪清鞑虏堪堪一百五十载,压得死死的。

魏辅邦说完,袁名曜提出不同意见:“大周、大明,皆为旧号,既为旧号,那还是能不选用,就不选用。大王驱逐鞑虏、恢复中华,此为千秋伟业,应配以响亮国号。”

有人眼前一亮:“还是以大汉为国号如何?”

另一人反驳:“大汉不还是旧号?”

又有人接话:“大楚呢?大汉家乡在荆楚,完全可以大楚为号。大楚又是新号,还能暗合地名,又是上古六国的国号,足够贵重。”

说大汉的那人迟疑道:“这会否地域性太强了?”

“那你说取什么?”

“……”

针对新朝国号问题,今日凡是值班被召来的秘书官,全部都加入了争执讨论。

个个争得脸红脖子粗,若非汉王就坐在那里,这些人怕是都能吵着吵着打起来。

毕竟,这可是新朝国号,不只是百年难遇的鼎革盛事,还是对新朝国号确立的参与感。

今日在此争议的秘书官,就算国号最终未被采纳,百年以后也得被写进史书记录。

要是国号被采用了,少说都得是著书立传的级别,好好说道探讨怎么用的这个国号。

说不准,后世还得出一堆营销号,来探讨某某对大汉的国号影响,编一大堆乱七八糟,不明真假的小故事。

换谁来了都得争一争,这可是随便提一嘴,都能上史书留名的好事。

众人正争议着,邓显鹤忽然来了一句:“国号不如叫大乾如何?”

神特么“大乾”,听到邓显鹤蹦出来的这个国号,原本还端坐在上的聂宇,终于是绷不住了。

邓显鹤连忙解释道:“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这是蒙元国号之由来,所谓大元国。而蒙元之后的大明,则来自下一句,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此为大明国。因此,若要暗合天意德运始终,则可取后一句,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这便是‘大乾’国号之来历。”

这几句轮转的话,全都出自周易《彖传》。

可以说,若是按照周易《彖传》来算的话,邓显鹤提的这个国号,是可以被现在的伪清所继承。

只是伪清不讲规矩,大元、大明都用了周易旧例,伪清偏要特立独行,自己定了一个大清的国号。

大清,水克火,正好克制大明。

又有《管子·内业》:“镜大清者,视乎大明。”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